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各种船舶论文--船舶:按航行状态分论文--潜水船论文

矢量推进水下航行器系统辨识建模与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字母注释表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水下自主航行器发展现状第13-16页
        1.2.2 水下航行器运动建模研究第16-19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水下航行器系统辨识建模第20-28页
    2.1 系统辨识第20-21页
        2.1.1 系统辨识原理第20-21页
        2.1.2 辨识模型与方法第21页
    2.2 基于神经网络的辨识方法第21-22页
        2.2.1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第21页
        2.2.2 神经网络辨识原理第21-22页
    2.3 水下航行器运动、受力分析第22-25页
        2.3.1 传统六自由度动力学分析第22-23页
        2.3.2 水下航行器受力分析第23-25页
    2.4 水下航行器动力学系统结构第25-27页
        2.4.1 水下航行器航行观测数据第25-26页
        2.4.2 确定神经网络结构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水下航行器动力学系统辨识第28-38页
    3.1 模型评价方法第28-29页
        3.1.1 模型评价准则第28-29页
        3.1.2 最优解的评价方法第29页
    3.2 神经网络模型辨识第29-37页
        3.2.1 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第30页
        3.2.2 神经网络激活函数的选取第30-31页
        3.2.3 隐藏层节点数第31-32页
        3.2.4 辨识结果第32-37页
    3.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轨迹预测第38-52页
    4.1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第38页
    4.2 模型训练试验第38-42页
        4.2.1 经纬度坐标转换第38-39页
        4.2.2 辨识结果第39-42页
    4.3 模型动力学行为分析第42-47页
        4.3.1 水平面运动分析第42-46页
        4.3.2 垂直面升降运动第46-47页
        4.3.3 定深航行运动第47页
    4.4 航行器操纵性能评估第47-51页
        4.4.1 回舵操纵实验第47-49页
        4.4.2 水平面Z型操纵实验第49-50页
        4.4.3 垂直面梯形操纵实验第50-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PID参数预估第52-58页
    5.1 PID控制原理第52-53页
        5.1.1 离散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第53页
        5.1.2 PID整定方法第53页
    5.2 水下航行器航向控制策略与仿真第53-55页
    5.3 水下航行器下潜定深控制策略与仿真第55-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工作展望第58-60页
    6.1 本文总结第58-59页
    6.2 工作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藏扎西康矿集区姐纳各普金矿构造背景与矿床成因研究
下一篇:表面活性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