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2.1 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1.2.2 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 第19页 |
1.2.3 价值链协同优化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4 信息技术与智能算法在价值链中的应用现状相关综述 | 第20-2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4 论文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2章 清洁能源消纳价值链优化研究基础理论 | 第26-38页 |
2.1 清洁能源消纳价值链内涵 | 第26-30页 |
2.1.1 价值链分类 | 第26-28页 |
2.1.2 价值链管理 | 第28页 |
2.1.3 清洁能源消纳价值链的内涵 | 第28-30页 |
2.2 储能在清洁能源消纳中的功能与作用方式 | 第30-34页 |
2.2.1 储能在清洁能源消纳中的功能 | 第30-32页 |
2.2.2 储能在清洁能源消纳中的作用方式 | 第32-34页 |
2.3 储能参与清洁能源消纳价值链的必要性与优化规划 | 第34-37页 |
2.3.1 储能参与清洁能源消纳价值链优化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2.3.2 储能参与清洁能源消纳价值链的优化规划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发电侧储能参与清洁能源消纳优化模型 | 第38-57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发电侧储能对清洁能源消纳的影响分析 | 第39-41页 |
3.3 储能参与含清洁能源日前-时前双层调度优化模型 | 第41-51页 |
3.3.1 上层日前调度优化模型 | 第41-43页 |
3.3.2 下层时前调度优化模型 | 第43-45页 |
3.3.3 混沌二进制粒子群算法 | 第45-47页 |
3.3.4 算例分析 | 第47-51页 |
3.4 储能参与提高风电消纳的电源规划优化模型 | 第51-56页 |
3.4.1 系统运行优化模型 | 第51-54页 |
3.4.2 算例分析 | 第54-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电网侧储能参与清洁能源消纳优化模型 | 第57-80页 |
4.1 引言 | 第57-58页 |
4.2 电网侧储能对清洁能源消纳的影响分析 | 第58-60页 |
4.3 储能参与含清洁能源大电网容量配置动态规划优化模型 | 第60-70页 |
4.3.1 不同类型电源输出功率模型 | 第61-63页 |
4.3.2 系统容量动态规划优化模型 | 第63-65页 |
4.3.3 算例分析 | 第65-70页 |
4.4 储能参与含清洁能源耦合系统多能互补协同优化模型 | 第70-79页 |
4.4.1 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 | 第70-74页 |
4.4.2 互补特性评价指标 | 第74-75页 |
4.4.3 算例分析 | 第75-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用户侧储能参与清洁能源消纳优化模型 | 第80-102页 |
5.1 引言 | 第80-81页 |
5.2 用户侧储能对清洁能源消纳的影响分析 | 第81-83页 |
5.3 储能参与园区微电网调度优化模型 | 第83-94页 |
5.3.1 微电网运营模式构建 | 第83-85页 |
5.3.2 微电网上层规划模型 | 第85-88页 |
5.3.3 微电网下层运行模型 | 第88-89页 |
5.3.4 算例分析 | 第89-94页 |
5.4 储能参与含DG虚拟电厂调度优化模型 | 第94-101页 |
5.4.1 VPP上层优化模型 | 第95-96页 |
5.4.2 EPP下层优化模型 | 第96-98页 |
5.4.3 算例分析 | 第98-10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6章 基于云计算的储能协同决策智能中心系统架构设计 | 第102-115页 |
6.1 ESIC系统架构设计 | 第102-104页 |
6.1.1 储能协同优化决策面临的关键问题 | 第103页 |
6.1.2 基于云计算的储能协同决策智能中心系统的构建思想 | 第103-104页 |
6.2 ESIC整体架构及其特征 | 第104-107页 |
6.2.1 ESIC的构建基础 | 第104页 |
6.2.2 ESIC整体架构 | 第104-106页 |
6.2.3 ESIC的特征 | 第106-107页 |
6.3 ESIC信息集成与信息共享模型 | 第107-109页 |
6.3.1 ESIC信息集成模型 | 第107-108页 |
6.3.2 ESIC信息共享模型 | 第108-109页 |
6.4 ESIC功能结构设计 | 第109-113页 |
6.4.1 ESIC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109-110页 |
6.4.2 ESIC系统模型库设计 | 第110页 |
6.4.3 ESIC系统方法库设计 | 第110-111页 |
6.4.4 ESIC功能架构设计 | 第111-113页 |
6.5 实现ESIC的关键技术 | 第113-11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7章 研究结果与结论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7-1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作者简介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