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概述 | 第10-16页 |
1.1 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1.2 清以前的立法沿革 | 第12-16页 |
第二章 《大清律例》中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概述 | 第16-29页 |
2.1 放火决水类犯罪 | 第16-20页 |
2.1.1 失火 | 第16-17页 |
2.1.2 放火故烧人房屋 | 第17-18页 |
2.1.3 其他律之条例中失放火的规定 | 第18-19页 |
2.1.4 盗决河防 | 第19-20页 |
2.2 妨害军器管理秩序类犯罪 | 第20-22页 |
2.2.1 私卖军器 | 第20页 |
2.2.2 私藏应禁军器 | 第20-21页 |
2.2.3 其他律之条例中私藏军器的规定 | 第21页 |
2.2.4 盗军器 | 第21-22页 |
2.3 责任事故类犯罪 | 第22-24页 |
2.3.1 畜产咬踢人 | 第22-23页 |
2.3.2 车马杀伤人 | 第23页 |
2.3.3 失时不修堤防 | 第23-24页 |
2.3.4 虚费工力采取不堪用 | 第24页 |
2.4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 | 第24-27页 |
2.4.1 向宫殿射箭 | 第24-25页 |
2.4.2 造畜蛊毒杀人 | 第25-26页 |
2.4.3 弓箭伤人 | 第26页 |
2.4.4 窝弓杀伤人 | 第26-27页 |
2.4.5 侵占街道律之条例 | 第27页 |
2.5 《名例律》中的相关规定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实证分析——以153宗案件为样本 | 第29-35页 |
3.1 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3.2 年代与地域 | 第30页 |
3.3 分类情况 | 第30-31页 |
3.4 审断方式 | 第31-32页 |
3.5 判决情况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清代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的特点 | 第35-45页 |
4.1 总体特点:门类分散,除部分条文外整体不受重视 | 第35-36页 |
4.2 律例条文:形式的严密与现实的疏漏 | 第36-38页 |
4.3 司法审断:法定基础上的广泛比附 | 第38-40页 |
4.4 刑罚适用:死刑判决率不高,刑罚整体较轻 | 第40-41页 |
4.5 “追银”赔偿制度:注重对被害人的财产补偿 | 第41-43页 |
4.6 “依凡人论”:“准五服以制罪”的排除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论和余语 | 第45-47页 |
5.1 整体评价 | 第45-46页 |
5.2 本文的不足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91页 |
附表1《刑案汇览》中援引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律例裁判案件统计表 | 第47-59页 |
附表2《续增刑案汇览》中援引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律例裁判案件统计表 | 第59-66页 |
附表3《新增刑案汇览》中援引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律例裁判案件统计表 | 第66-67页 |
附表4《驳案新编》中援引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律例裁判案件统计表 | 第67-68页 |
附表5《驳案续编》中援引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律例裁判案件统计表 | 第68-69页 |
附表6《刑部比照加减成案》中援引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律例裁判案件统计表 | 第69-77页 |
附表7《刑部比照加减成案续编》中援引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律例裁判案件统计表 | 第77-84页 |
附表8《大清律例》中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相关律例刑罚幅度及附加财产刑统计表 | 第84-89页 |
附表9《大清律例》中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相关律例刑罚幅度及附加财产刑统计表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