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艺术论文

合肥市徽园造园艺术的研究--以安庆园为例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1 相关概念第10页
        1.1.1 主题公园第10页
        1.1.2 中国传统园林第10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0-12页
        1.2.1 国内相关研究第10-11页
        1.2.2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2页
    1.3 相关理论基础第12-20页
        1.3.1 中国传统园林理论第12-15页
        1.3.2 主题公园相关理论第15-16页
        1.3.3 中国传统园林与主题公园间的关系比较第16-20页
2 引言第20-23页
    2.1 研究背景第20页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2.3 研究内容第21页
    2.4 研究方法第21-22页
    2.5 研究框架第22-23页
3 徽园对传统造园艺术的应用与表达第23-66页
    3.1 徽园概况第23页
    3.2 徽园造园的地域文化与传统造园艺术思想第23-25页
        3.2.1 淮河文化—“天人合一,整体和谐”的造园艺术思想第23-24页
        3.2.2 皖江文化—“诗情画意,追求意境”的造园艺术思想第24页
        3.2.3 徽州文化—“规则对称,中庸之美”的造园艺术思想第24-25页
    3.3 徽园空间艺术形态分析第25-40页
        3.3.1 园中园布局分析第25-30页
        3.3.2 园中园的空间组织分析第30-34页
        3.3.3 园中园动态游赏空间序列组织第34-40页
    3.4 徽园对互补性造园艺术手法的应用分析第40-43页
        3.4.1 露与藏的艺术手法第40-41页
        3.4.2 疏与密的艺术手法第41页
        3.4.3 虚实对比的艺术手法第41-42页
        3.4.4 高低错落的艺术手法第42-43页
    3.5 徽园造园艺术要素分析第43-61页
        3.5.1 徽园堆山置石艺术第43-45页
        3.5.2 徽园理水艺术第45-48页
        3.5.3 徽园建筑艺术第48-57页
        3.5.4 徽园植物种植艺术第57-59页
        3.5.5 徽园典型文化小品第59-61页
    3.6 园中园—安庆园第61-66页
        3.6.1 概况第61页
        3.6.2 整体构思第61页
        3.6.3 造园思想及原则第61-62页
        3.6.4 安庆园景观空间第62页
        3.6.5 安庆园的景观要素第62-66页
4 结论与讨论第66-68页
    4.1 结论第66-67页
    4.2 讨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作者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EMD的谷物测产信号去噪处理方法研究
下一篇:面向新用户的高校图书推荐系统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