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1.1 肿瘤干细胞 | 第11-12页 |
1.1.1 CSCs的提出与发展 | 第11页 |
1.1.2 CSCs与靶向治疗 | 第11-12页 |
1.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 第12-14页 |
1.3 白血病干细胞(LSCs)与正常造血干细胞(HSCs) | 第14-18页 |
1.3.1 LSCs的发现 | 第14页 |
1.3.2 LSCs的特征 | 第14-17页 |
1.3.3 LSCs与HSCs基因表达的差异 | 第17页 |
1.3.4 LSCs与HSCs信号传导途径的差异 | 第17-18页 |
1.4 LSCs微环境 | 第18-19页 |
1.5 LSCs区别于HSCs的特异性细胞表面分子特殊表型 | 第19-24页 |
1.5.1 CD123与AML | 第20-21页 |
1.5.2 CD44与AML | 第21页 |
1.5.3 CLL-1与AML | 第21-22页 |
1.5.4 CD93与AML | 第22-23页 |
1.5.5 TIM-3与AML | 第23-24页 |
2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5-45页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5-29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3.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第26-27页 |
3.1.3 实验细胞 | 第27页 |
3.1.4 实验动物 | 第27页 |
3.1.5 慢病毒包装载体 | 第27-2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9-45页 |
3.2.1 CD96表达分析 | 第29页 |
3.2.2 慢病毒载体构建 | 第29-31页 |
3.2.3 QRT-PCR | 第31-32页 |
3.2.4 质粒DNA转化 | 第32页 |
3.2.5 涂板 | 第32-33页 |
3.2.6 扩增 | 第33页 |
3.2.7 质粒提取 | 第33-34页 |
3.2.8 细胞复苏 | 第34页 |
3.2.9 细胞传代 | 第34-35页 |
3.2.10 细胞冻存 | 第35-36页 |
3.2.11 慢病毒包装 | 第36-37页 |
3.2.12 白血病细胞转染 | 第37-38页 |
3.2.13 细胞分选 | 第38-41页 |
3.2.14 GFP~+细胞增殖率检测 | 第41页 |
3.2.15 GFP~+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检测 | 第41页 |
3.2.16 GFP~+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检测 | 第41-42页 |
3.2.17 GFP~+细胞瑞式-吉母萨染色 | 第42页 |
3.2.18 动物购买及饲养 | 第42页 |
3.2.19 小鼠眼窝静脉丛移植 | 第42-43页 |
3.2.20 小鼠眼底静脉取血检测GFP~+细胞在外周血中的定植能力 | 第43页 |
3.2.21 检测GFP~+细胞在小鼠肝脏、脾脏中的定植 | 第43页 |
3.2.22 标本留存 | 第43页 |
3.2.23 检测GFP~+细胞在小鼠骨髓中的定植 | 第43-44页 |
3.2.24 数据分析 | 第44-45页 |
4 研究结果 | 第45-54页 |
4.1 GEO分析LSCs与HSCs基因表达差异 | 第45-46页 |
4.2 CD96表达量分析 | 第46-47页 |
4.3 敲降CD96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 | 第47-48页 |
4.4 敲降CD96抑制白血病细胞克隆形成能力 | 第48-49页 |
4.5 敲降CD96引起白血病细胞形态学改变 | 第49-50页 |
4.6 敲降CD96促进白血病细胞分化 | 第50-51页 |
4.7 敲降CD96移植后小鼠肝脾质量变化 | 第51-53页 |
4.8 敲降CD96减少白血病细胞体内定植 | 第53-54页 |
5 讨论 | 第54-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录A 英文缩略表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