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世界各国艺术概况论文--中国艺术论文

理想的开拓者--抗战时期四川省立艺专的设计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来源第9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9-11页
    1.3 研究相关概念的说明第11-13页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页
        1.5.1 方法论层面第14页
        1.5.2 具体方法层面第14页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4-15页
    1.7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2章 “理想”与“现实”的激荡第17-25页
    2.1 破旧立新:三重矛盾的交织第17-21页
        2.1.1 民族主义新中国的想像与真实的封建社会间的社会背景矛盾第17-18页
        2.1.2 西方积极推行教育改革与东方封建教育旧制度间的教育观念矛盾第18-19页
        2.1.3 艺术教育在非常时期“无用”与“有用”的艺术观念矛盾第19-21页
    2.2 优势:西南大后方地区的优势转换第21-25页
        2.2.1 天时:抗战时期奠定的教育基础第21-22页
        2.2.2 地利:抗战时期转变的教育优势第22页
        2.2.3 人和:抗战时期凝聚的人才资源第22-25页
第3章 抗战烽火指向“国防关系”的设计教育思想第25-36页
    3.1 三份来自教育部关于战时专科以上学校的办法第25-28页
    3.2 艺术教育要激发生命力的凝聚与抗敌斗志第28-36页
        3.2.1 一份来自于省艺专的中心宣传标语第28-30页
        3.2.2 省艺专战时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第30-36页
第4章 劳动生活指向“实用美观”的设计教育思想第36-38页
    4.1 中华工艺社里的漆器和油纸伞第36页
    4.2 从学校创作到对外展览第36-38页
第5章 国货洋货指向“教坊结合”的设计教育思想第38-44页
    5.1 国货洋货琳琅满目,民生设计空前繁荣第38页
    5.2 “教坊结合”教育模式的大胆尝试第38-41页
    5.3 身份转化:从教学到产业、从教室到作坊第41-44页
第6章 人生理想指向的“美化人生”的设计教育思想第44-46页
    6.1 “美化人生”与艺术人生共生共长第44页
    6.2 “美化人生”指引艺术精神勇往直前第44-46页
第7章 传奇教育思想的延续:从省艺专到四川美院第46-49页
    7.1 人员延续:来来往往,南南北北的师生传奇第46页
    7.2 学科延续:从脉络到学统的回归第46-47页
    7.3 思想延续:艺术精神的永续与留存第47-49页
第8章 结论第49-51页
    8.1 办学形式的多样性造就设计教育思想的多元化第49页
    8.2 课程建设的完整性奠定了设计教育思想的特色化第49-50页
    8.3 教员思想的创新性保证了设计教育思想的前瞻性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注释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附录第54-57页
西南设计教育大事年表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黄桷坪艺术区独立艺术空间研究
下一篇:史前聚落群时空数据模型研究--以郑洛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