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4-37页 |
| 1.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现状 | 第14-20页 |
| 1.2 垃圾焚烧飞灰的特性 | 第20-24页 |
| 1.3 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现状 | 第24-26页 |
| 1.4 垃圾焚烧飞灰碳酸化的研究进展 | 第26-34页 |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 2 垃圾焚烧飞灰物理化学特性与重金属浸出毒性的关系 | 第37-53页 |
| 2.1 引言 | 第37页 |
| 2.2 样品及分析方法 | 第37-39页 |
| 2.3 飞灰的组成特征 | 第39-42页 |
| 2.4 飞灰的晶相特性 | 第42-43页 |
| 2.5 飞灰的形貌特征 | 第43-46页 |
| 2.6 飞灰的粒径与比表面积分布特征 | 第46-48页 |
| 2.7 飞灰重金属浸出特性 | 第48-52页 |
| 2.8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3 垃圾焚烧飞灰碳酸化实验研究 | 第53-66页 |
| 3.1 引言 | 第53-54页 |
| 3.2 样品选取及实验条件 | 第54-56页 |
| 3.3 反应前后的矿物学特性 | 第56-57页 |
| 3.4 反应前后飞灰的形貌特征 | 第57-59页 |
| 3.5 反应时间对碳酸化转化率的影响 | 第59-61页 |
| 3.6 反应温度对碳酸化转化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 3.7 反应压力对碳酸化转化率的影响 | 第62页 |
| 3.8 液固比对碳酸化转化率的影响 | 第62-64页 |
| 3.9 反应气氛对碳酸化转化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 3.10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4 垃圾焚烧飞灰碳酸化重金属浸出毒性研究 | 第66-83页 |
| 4.1 引言 | 第66页 |
| 4.2 飞灰重金属浸出实验 | 第66页 |
| 4.3 反应时间对飞灰碳酸化重金属浸出毒性的影响 | 第66-69页 |
| 4.4 反应温度对飞灰碳酸化重金属浸出毒性的影响 | 第69-72页 |
| 4.5 反应压力对飞灰碳酸化重金属浸出毒性的影响 | 第72-75页 |
| 4.6 液固比对飞灰碳酸化重金属浸出毒性的影响 | 第75-77页 |
| 4.7 反应气氛对飞灰碳酸化重金属浸出毒性的影响 | 第77-80页 |
| 4.8 垃圾焚烧飞灰碳酸化重金属解毒机理 | 第80-81页 |
| 4.9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5 富氧燃烧烟气对垃圾焚烧飞灰碳酸化及重金属浸出特性实验研究 | 第83-102页 |
| 5.1 引言 | 第83页 |
| 5.2 样品选取及实验条件 | 第83-85页 |
| 5.3 富氧燃烧烟气气氛下的碳酸化反应前后矿物学特性 | 第85-87页 |
| 5.4 富氧燃烧烟气气氛对碳酸化转化率的影响 | 第87-88页 |
| 5.5 富氧燃烧烟气气氛对飞灰碳酸化重金属浸出毒性的影响 | 第88-91页 |
| 5.6 富氧燃烧烟气气氛下反应温度对碳酸化转化率与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 第91-94页 |
| 5.7 富氧燃烧烟气气氛下反应压力对碳酸化转化率与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 第94-98页 |
| 5.8 富氧燃烧烟气气氛下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 | 第98-100页 |
| 5.9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 6 垃圾焚烧飞灰碳酸化处理的反应动力学和过程模拟 | 第102-114页 |
| 6.1 引言 | 第102-103页 |
| 6.2 垃圾焚烧飞灰碳酸化反应机理 | 第103-105页 |
| 6.3 垃圾焚烧飞灰碳酸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105-107页 |
| 6.4 碳酸化反应后垃圾焚烧飞灰的几何学特征 | 第107-108页 |
| 6.5 飞灰的碳酸化转化率随时间变化机理过程 | 第108-110页 |
| 6.6 碳酸化转化率随碳酸化时间变化计算 | 第110-112页 |
| 6.7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 7 全文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114-118页 |
| 7.1 全文总结 | 第114-116页 |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6-117页 |
| 7.3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117-118页 |
| 致谢 | 第118-1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0-134页 |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34-135页 |
| 附录2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