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分析与计算论文

元江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适应性对策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综述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研究进展第11-16页
        1.2.1 变化环境下径流演变研究第11-12页
        1.2.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贡献分解研究第12-14页
        1.2.3 水资源适应性管理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4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第15-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9-22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19-20页
    2.2 流域社会经济概况第20页
    2.3 流域水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第20-21页
    2.4 流域水利工程设施概况第21-22页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22-30页
    3.1 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第22页
    3.2 主要研究方法第22-30页
        3.2.1 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第22-23页
        3.2.2 R/S分析法第23页
        3.2.3 集中度和不均匀系数第23-24页
        3.2.4 小波分析第24-25页
        3.2.5 累积距平方法第25页
        3.2.6 有序聚类法第25-26页
        3.2.7 流量历时曲线第26页
        3.2.8 BP-ANN模型方法第26-28页
        3.2.9 敏感性系数方法第28-30页
第四章 流域气象要素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第30-37页
    4.1 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第30-32页
        4.1.1 流域降水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第30-31页
        4.1.2 流域降水时间演变特征第31-32页
    4.2 流域气温时空变化特征第32-34页
        4.2.1 流域气温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第33页
        4.2.2 流域气温时间演变特征第33-34页
    4.3 流域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第34-37页
        4.3.1 流域潜在蒸散发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第35页
        4.3.2 流域潜在蒸散发时间演变特征第35-37页
第五章 流域径流演变特征第37-42页
    5.1 径流年内变化特征第37-39页
        5.1.1 径流年内分配特征第37页
        5.1.2 径流年内分配的变化第37-39页
    5.2 径流年际变化特征第39页
    5.3 径流变化趋势第39-40页
    5.4 径流变化周期分析第40-42页
第六章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影响的贡献第42-54页
    6.1 径流影响因子的分离方法第42-43页
    6.2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突变分析第43-46页
    6.3 BP-AN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方法第46-49页
        6.3.1 流域BP-ANN模型的建立与模拟第46-47页
        6.3.2 模型的径流模拟效果评价第47-49页
        6.3.3 基于模型方法的定量分析结果第49页
    6.4 敏感性系数方法第49-50页
    6.5 BP-ANN模型方法和敏感性系数方法结果对比第50-54页
第七章 气候变化下的水资源适应性对策第54-62页
    7.1 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第54-58页
    7.2 气候变化下水资源的适应性对策与建议第58-62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8.1 结论第62-63页
    8.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狼山山前黄河古河道末次冰盛期以来的古洪水研究
下一篇:水电项目环境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