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高效N型背接触太阳电池工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对照表第13-15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5-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3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20-21页
    1.2 高效晶体硅电池第21-26页
        1.2.1 PERC/PERL/PERT太阳电池第21-24页
        1.2.2 HJT太阳电池第24页
        1.2.3 背接触太阳电池(MWT/EWT/IBC)第24-26页
    1.3 钝化接触太阳电池(TOPCon电池)第26-27页
    1.4 IBC太阳电池工作机理和研究现状第27-29页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9-32页
第二章 IBC电池结构的仿真设计第32-44页
    2.1 Quokka仿真模拟第32-34页
        2.1.1 仿真软件简介第32-33页
        2.1.2 Quokka软件在IBC电池上的应用第33-34页
    2.2 Quokka物理模型与模拟结构第34-36页
        2.2.1 物理模型第34-35页
        2.2.2 模拟电池结构第35-36页
    2.3 IBC电池结构设计第36-42页
        2.3.1 IBC电池前表面结构设计第36-39页
        2.3.2 IBC电池背面结构设计第39-40页
        2.3.3 N型硅基底材料选择第40-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表面钝化工艺研究第44-58页
    3.1 表面复合第44-46页
        3.1.1 表面复合模型第45-46页
        3.1.2 表面钝化方式第46页
    3.2 表面钝化表征第46-50页
        3.2.1 有效寿命的测量第46-48页
        3.2.2 饱和电流密度的测定第48-50页
    3.3 BSG钝化的研究第50-54页
        3.3.1 BSG钝化层的生长第51-52页
        3.3.2 BSG钝化层的减薄第52-54页
    3.4 不同表面结构钝化效果特性分析第54-57页
        3.4.1 钝化测试结构第54-55页
        3.4.2 BSG层厚度对钝化质量的影响第55-56页
        3.4.3 不同钝化层钝化效果比较第56-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高效IBC太阳电池制备第58-80页
    4.1 高效IBC电池制备工艺流程第58-61页
        4.1.1 电池结构第58-59页
        4.1.2 工艺流程第59-61页
    4.2 关键工艺研究第61-67页
        4.2.1 高效表面清洗工艺研究第61页
        4.2.2 前表面掺杂工艺研究第61-66页
        4.2.3 电极金属接触的研究第66-67页
    4.3 IBC电池背面电极设计第67-69页
    4.4 IBC电池实验及性能研究第69-77页
        4.4.1 IBC电池制备第69-71页
        4.4.2 改变Pitch宽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71-72页
        4.4.3 基体材料对电池效率影响第72-74页
        4.4.4 效率退化特性测试第74-77页
    4.5 本章小结第77-80页
第五章 钝化接触结构IBC电池工艺研究第80-92页
    5.1 太阳电池钝化接触技术第80-82页
        5.1.1 钝化接触技术介绍第80-81页
        5.1.2 钝化接触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第81-82页
    5.2 钝化接触工艺制备第82-83页
        5.2.1 隧穿氧化层的制备第82页
        5.2.2 多晶硅薄膜的制备第82-83页
        5.2.3 多晶硅薄膜的掺杂第83页
    5.3 钝化接触IBC电池结果分析第83-90页
        5.3.1 钝化接触工艺研究第83-87页
        5.3.2 钝化接触IBC电池制备第87-90页
    5.4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六章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工艺研究第92-102页
    6.1 工艺简介第92页
    6.2 工艺流程介绍第92-96页
        6.2.1 IBC电池两种焊接方式第92-93页
        6.2.2 IBC组件排版方式第93-96页
    6.3 IBC组件相关实验第96-101页
        6.3.1 IBC电池切片工艺研究第96页
        6.3.2 IBC热斑实验验证第96-101页
    6.4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2-106页
    7.1 本论文工作总结第102-104页
    7.2 工作展望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作者简介第116-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定导通时间控制的Buck型DC-DC变换器设计技术研究
下一篇:复杂粒子与矢量涡旋波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