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3.1 同城化理论 | 第12-14页 |
1.3.2 跨境消费行为的研究 | 第14-17页 |
1.3.3 微博签到数据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1.3.4 小结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深港区域一体化发展历程 | 第23-32页 |
2.1 深港区域概况 | 第23-24页 |
2.2 深港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 第24-29页 |
2.2.1 (1949-1979)解放初至改革开放阶段 | 第24页 |
2.2.2 (1980-1996)自下而上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 第24-27页 |
2.2.3 (1997-2002)自上而下的制度合作的调整阶段 | 第27-28页 |
2.2.4 (2003年至今)深港制度、经济融合的实质性阶段 | 第28-29页 |
2.3 深圳居民对深港一体化认识的变化 | 第29-30页 |
2.4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基于微博数据的跨境消费人群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32-42页 |
3.1 微博数据结构特征 | 第32-33页 |
3.2 消费类签到用户分类 | 第33-35页 |
3.2.1 按注册地分类 | 第33-34页 |
3.2.2 按签到频率分类 | 第34-35页 |
3.3 跨境消费人群在香港空间分布特征 | 第35-41页 |
3.3.1 按注册地划分的人群空间特征 | 第36-39页 |
3.3.2 按签到频率划定的人群空间特征 | 第39-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问卷调查的跨境消费人群活动的时空特征分析 | 第42-64页 |
4.1 跨境人群调查问卷设计 | 第42-44页 |
4.2 跨境消费人群出行的目的特征 | 第44-45页 |
4.3 跨境消费活动时间特征 | 第45-49页 |
4.3.1 跨境消费频率特征 | 第45-46页 |
4.3.2 跨境消费活动的时段分布特征 | 第46-47页 |
4.3.3 跨境消费人群出行时间特征 | 第47-48页 |
4.3.4 小结 | 第48-49页 |
4.4 跨境消费活动空间特征 | 第49-60页 |
4.4.1 跨境消费出行交通方式特征 | 第49-51页 |
4.4.2 跨境消费人群流动空间特征 | 第51-59页 |
4.4.3 跨境消费人群目的地选择特征 | 第59-60页 |
4.4.4 小结 | 第60页 |
4.5 出行日志案例分析 | 第60-62页 |
4.6 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跨境消费活动的原因分析 | 第64-79页 |
5.1 基于问卷调查的跨境消费活动原因分析 | 第64-69页 |
5.1.1 消费活动类型的原因分析 | 第64-65页 |
5.1.2 交通方式选择的原因分析 | 第65-67页 |
5.1.3 跨境口岸选择的原因分析 | 第67-68页 |
5.1.4 消费目的地选择的原因分析 | 第68-69页 |
5.2 跨境消费人群行为决策过程 | 第69-77页 |
5.2.1 消费者决策过程的理论分析 | 第70-71页 |
5.2.2 跨境消费人群的消费决策信息搜寻 | 第71-73页 |
5.2.3 跨境消费活动的时空决策 | 第73-77页 |
5.3 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9-80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录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