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1-1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主要创新点 | 第14-17页 |
一、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7-28页 |
第一节 公共品的自组织治理机制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利己假设与集体行动困境 | 第19-21页 |
第三节 社会偏好与合作的发生 | 第21-24页 |
第四节 个体异质性与合作治理集体行动的发生 | 第24-25页 |
第五节 惩罚与异质性个体合作治理集体行动的维持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异质性个体自我合作治理发生与维持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28-37页 |
第一节 行为博弈模型 | 第28-33页 |
一、多层选择模型下的普莱斯方程 | 第28-30页 |
二、兰彻斯特法则 | 第30-32页 |
三、引入惩罚选项的兰彻斯特法则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基于模型推导的命题假设 | 第33-37页 |
第四章 西头新村自我合作治理案例 | 第37-43页 |
第一节 案例发生背景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自我合作治理发生过程 | 第38-41页 |
第三节 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维持:搭便车及其治理机制 | 第41-43页 |
第五章 一个基于异质性假设和引入惩罚机制的案例分析 | 第43-49页 |
第一节 多层选择普莱斯方程中自我合作治理的发生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兰彻斯特法则下合作治理的维持:引入惩罚机制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合作治理的发生与维持:基于理论模型的案例分析 | 第45-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2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9-50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