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1 基因治疗概况 | 第11-14页 |
1.2 非病毒基因载体 | 第14-16页 |
1.2.1 线性非病毒基因载体 | 第14页 |
1.2.2 星型非病毒基因载体 | 第14-16页 |
1.3 基因载体的递送过程及障碍解决方法 | 第16-20页 |
1.3.1 载体负载基因的方式 | 第16-17页 |
1.3.2 体内运输到靶细胞内的过程 | 第17-19页 |
1.3.3 细胞摄取过程 | 第19页 |
1.3.4 内涵体逃逸过程 | 第19-20页 |
1.3.5 核转运过程 | 第20页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0-23页 |
1.4.1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4.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3 本论文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2章 多肽修饰的POSS基星型梳状聚合物的合成与化学表征 | 第23-41页 |
2.1 引言 | 第23-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9页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25-27页 |
2.2.2 星型梳状聚合物POSS-PDMAEMA-PPEGMA的合成 | 第27页 |
2.2.3 末端双键化的POSS-PDMAEMA-PPEGMA-DAs的合成 | 第27-28页 |
2.2.4 多肽修饰的星型梳状聚合物的合成 | 第28页 |
2.2.5 纳米粒NPs以及NPs/pDNA复合物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6 纳米粒NPs以及NPs/pDNA复合物的物理与化学表征 | 第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2.3.1 多肽修饰的POSS基星型梳状聚合物的合成 | 第29-32页 |
2.3.2 ~1H NMR测试 | 第32-35页 |
2.3.3 GPC测试 | 第35-36页 |
2.3.4 功能性多肽的含量测定 | 第36-37页 |
2.3.5 纳米粒NPs和NPs/pDNA复合物的粒径和zeta电位 | 第37-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多肽修饰的POSS基纳米粒NPs作为基因载体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 第41-59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6页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42-43页 |
3.2.2 纳米粒NPs以及NPs/pDNA复合物的制备 | 第43-44页 |
3.2.3 纳米粒NPs以及NPs/pDNA复合物的生物表征 | 第44-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7页 |
3.3.1 凝胶电泳实验 | 第46-47页 |
3.3.2 纳米粒NPs以及NPs/pDNA复合物的MTT毒性实验 | 第47-49页 |
3.3.3 体外荧光转染实验 | 第49-51页 |
3.3.4 划痕实验 | 第51-52页 |
3.3.5 体外血管形成实验 | 第52-54页 |
3.3.6 Western blot分析 | 第54-55页 |
3.3.7 NPs/Cy5-寡核苷酸复合物的细胞摄取 | 第55-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POSS基聚合物与功能性多肽以及基因三元基因递送系统的制备与表征 | 第59-67页 |
4.1 引言 | 第59-6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60页 |
4.2.2 三元基因递送系统的制备 | 第60页 |
4.2.3 流体力学粒径与电位 | 第60-61页 |
4.2.4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 第61页 |
4.2.5 体外细胞转染 | 第61页 |
4.2.6 细胞摄取 | 第61-6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2-66页 |
4.3.1 流体力学粒径与电位 | 第62-63页 |
4.3.2 凝胶电泳结果 | 第63-64页 |
4.3.3 体外细胞转染 | 第64-65页 |
4.3.4 细胞摄取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