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加氢脱硫工艺 | 第10-14页 |
1.2.1 简述 | 第10-11页 |
1.2.2 催化裂化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 第11页 |
1.2.3 法国Prime-G~+工艺 | 第11-13页 |
1.2.4 美国CDHydro/CDHDS工艺 | 第13-14页 |
1.2.5 美国UOP工艺 | 第14页 |
1.3 硫醚化反应机理 | 第14-16页 |
1.3.1 B酸机理 | 第14-15页 |
1.3.2 L酸机理 | 第15-16页 |
1.3.3 自由基机理 | 第16页 |
1.4 硫醚化催化剂 | 第16-20页 |
1.4.1 金属硫化物催化剂 | 第16-18页 |
1.4.2 固体酸催化剂 | 第18-19页 |
1.4.3 金属催化剂 | 第19页 |
1.4.4 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 | 第19-20页 |
1.5 H_2S硫化处理对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性能影响 | 第20页 |
1.6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20-21页 |
1.6.1 水热处理法 | 第20-21页 |
1.6.2 浸渍法 | 第21页 |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1-23页 |
1.7.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21-22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3页 |
2.2 催化剂制备 | 第23-24页 |
2.3 催化剂表征 | 第24-27页 |
2.3.1 H_2-TPR | 第24页 |
2.3.2 NH_3-TPD | 第24-25页 |
2.3.3 CO化学吸附 | 第25-26页 |
2.3.4 X射线衍射(XRD) | 第26页 |
2.3.5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26页 |
2.3.6 X光电子能谱(XPS) | 第26-27页 |
2.4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27-29页 |
第三章 H_2S/H_2 硫化温度对MoP/SiO_2催化剂硫醚化性能的影响 | 第29-55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催化剂制备 | 第29-31页 |
3.3 催化剂表征 | 第31-38页 |
3.3.1 XRD | 第31页 |
3.3.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能谱分析(EDX) | 第31-33页 |
3.3.3 X光电子能谱(XPS) | 第33-36页 |
3.3.4 NH_3-TPD | 第36-37页 |
3.3.5 CO化学吸附 | 第37-38页 |
3.4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38-53页 |
3.4.1 硫化温度对MoP/SiO_2催化剂硫醚化性能的影响 | 第38-43页 |
3.4.2 H_2_S/H_2硫化对MoP/SiO_2催化剂正丁硫醇转化率的影响 | 第43-45页 |
3.4.3 H_2_S/H_2硫化对MoP/SiO_2催化剂异戊二烯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3.4.4 反应条件对MoP-120S催化剂硫醚化性能及加氢性能影响 | 第47-53页 |
3.5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磷对Ni-Mo/γ-Al_2O_3催化剂硫醚化性能的影响 | 第55-67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催化剂制备 | 第55-56页 |
4.3 催化剂表征 | 第56-62页 |
4.3.1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56-58页 |
4.3.2 X射线衍射(XRD) | 第58-59页 |
4.3.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59-60页 |
4.3.4 NH_3-TPD | 第60-62页 |
4.3.5 CO化学吸附 | 第62页 |
4.4 P与金属组分浸渍顺序对Ni-Mo/γ-Al2O3硫醚化性能的影响 | 第62-65页 |
4.4.1 正丁硫醇转化率及C4组分选择性 | 第62-64页 |
4.4.2 异戊二烯转化率及C5组分选择性 | 第64-65页 |
4.5 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页 |
5.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