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现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务操作之难点探析--以Z市检察机关工作实践为例

内容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12-15页
第一章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设立依据第15-18页
    第一节 恢复性司法理念的提出第15页
        一、恢复性司法理念的概念第15页
        二、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具体体现第15页
    第二节 未成年人特别保护观念的落实第15-16页
    第三节 未成年人自身的特殊性第16-18页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第16-17页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原则第17-18页
第二章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比较研究第18-23页
    第一节 域外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学理第18-20页
        一、以美国为典型的少年法庭形式第18-19页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少年法庭形式第19页
        三、不同国家、地区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践差异第19-20页
    第二节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国内立法情况第20-23页
        一、国内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起步与建立第21-22页
        二、国内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创新与完善第22-23页
第三章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操作困境第23-28页
    第一节 对“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理解不一第23-24页
    第二节 社会公众不理解第24页
    第三节 被害人不支持第24-26页
        一、被害人不配合第24-25页
        二、对“听取被害人意见”的误解第25页
        三、被害人意见易受外界影响第25-26页
    第四节 监督帮扶落实难第26-28页
        一、基层案多人少第26页
        二、外来人口缺少合适成年人第26页
        三、缺乏健全的社会监管组织第26-28页
第四章 实践中针对上述难点问题的应对方法第28-30页
    第一节 召开听证会,化解社会疑虑问题第28页
    第二节 建立帮教基地,化解监管难问题第28-29页
        一、建立帮教基地缓解未成年人监管难第28页
        二、搭建校、企、技能多方位帮教平台第28-29页
    第三节 统一做法,化解理解不一问题第29-30页
        一、统一听取被害人意见的做法第29页
        二、探索建立风险评估的量化评估模型第29-30页
第五章 执行中仍需要探索解决的难点问题第30-33页
    第一节 多位一体的未检工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第30-31页
    第二节 特殊司法制度保障机制尚未健全第31-32页
        一、社会调查制度第31页
        二、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第31-32页
    第三节 组织机构有待进一步健全第32-33页
第六章 意见和建议第33-40页
    第一节 探索建立帮教新机制第33-34页
        一、搭建学校帮教平台第33页
        二、搭建企业帮教平台第33-34页
        三、搭建职业技能帮教平台第34页
    第二节 充分发挥异地协作机制第34-35页
    第三节 社会调查专业化与合适成年人及时到场第35-38页
        一、促使社会调查专业化第35页
        二、督促合适成年人及时到场第35-36页
        三、完善未成年人帮教考察工作第36-37页
        四、未成年人监督考察工作的落实第37-38页
    第四节 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教育保护预防新机制第38-40页
        一、法制校长制度第38页
        二、公检法联动提高工作水平第38-39页
        三、创造良好的社区法制环境第39页
        四、探求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联动机制第39-40页
结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结语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当事人恒定制度初探--以诉讼系属中系争物移转为中心
下一篇:论我国家事案件的专门化解决机制--以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家事审判改革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