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假诉讼及其刑法规制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虚假诉讼行为概说 | 第12-16页 |
第一节 虚假诉讼的概念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虚假诉讼的成因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虚假诉讼的特征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虚假诉讼罪的立法分析 | 第16-23页 |
第一节 我国关于虚假诉讼的立法沿革 | 第16-18页 |
一、法律规定 | 第16页 |
二、司法解释 | 第16-17页 |
三、规范性文件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域外关于虚假诉讼的相关规定 | 第18-21页 |
一、以诈骗罪论处 | 第19页 |
二、以妨害司法秩序罪论处 | 第19-20页 |
三、设立单独罪名论处 | 第20页 |
四、视侵害对象分别论处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中外虚假诉讼刑事规制的比较分析 | 第21-23页 |
一、中外相关刑事立法的异同 | 第21-22页 |
二、域外相关刑事立法的启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 | 第23-33页 |
第一节 虚假诉讼罪的客体 | 第23-24页 |
一、本罪客体概说 | 第23页 |
二、本文的观点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虚假诉讼罪的客观方面 | 第24-30页 |
一、本罪实行行为概说 | 第24-27页 |
二、本罪因果关系概说 | 第27-28页 |
三、本罪危害结果概说 | 第28-30页 |
第三节 虚假诉讼罪的主体 | 第30-31页 |
第四节 虚假诉讼罪的主观方面 | 第31-33页 |
第四章 虚假诉讼罪的司法认定 | 第33-41页 |
第一节 虚假诉讼罪的界定 | 第33-36页 |
一、虚假诉讼罪与非罪的界定 | 第33-34页 |
二、虚假诉讼罪与相似罪名的界定 | 第34-36页 |
第二节 虚假诉讼罪的认定疑难问题 | 第36-38页 |
一、以捏造的理由提起上诉是否构成本罪 | 第36-37页 |
二、以捏造的事实提出案外人执行异议是否构成本罪 | 第37页 |
三、本罪的罪数形态应如何认定 | 第37-38页 |
第三节 虚假诉讼罪的追诉 | 第38-41页 |
一、虚假诉讼罪的线索发现 | 第38-39页 |
二、虚假诉讼罪的追诉程序 | 第39-40页 |
三、虚假诉讼罪的民刑衔接 | 第40-41页 |
第五章 虚假诉讼罪的规制完善 | 第41-49页 |
第一节 虚假诉讼罪适用之实践概况 | 第41-42页 |
第二节 虚假诉讼罪适用之实务困境 | 第42-44页 |
一、本罪适用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二、本罪适用困境的原因 | 第43-44页 |
第三节 虚假诉讼罪适用之完善建议 | 第44-49页 |
一、完善本罪的立法规定 | 第44-45页 |
二、完善本罪的司法解释 | 第45-47页 |
三、完善本罪的追诉方式 | 第47页 |
四、完善本罪的民刑衔接 | 第47页 |
五、加强检察机关的监督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