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艺术论文

扬州瘦西湖湖上园林艺术特征与综合价值研究

摘要第13-14页
ABSTRACT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2.1 研究目的第17页
        1.2.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 相关研究动态第18-20页
        1.3.1 历史文献记载第18-19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第19-20页
    1.4 概念的界定第20-21页
        1.4.1 研究范围界定第20-21页
        1.4.2 园林的概念第21页
        1.4.3 湖上园林的概念第21页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1-22页
        1.5.1 研究内容第21页
        1.5.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6 研究创新点第22-23页
    1.7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23-26页
        1.7.1 研究框架第23-24页
        1.7.2 技术路线第24-26页
第二章 瘦西湖湖上园林概述第26-38页
    2.1 生成环境第26-29页
        2.1.1 地理区位第26-27页
        2.1.2 气候地貌第27-28页
        2.1.3 物质环境第28页
        2.1.4 文化环境第28-29页
    2.2 变迁历程第29-31页
        2.2.1 发展期第29-30页
        2.2.2 全盛期第30页
        2.2.3 衰落期第30-31页
        2.2.4 复兴期第31页
    2.3 营造影响因素第31-35页
        2.3.1 经济因素第31-32页
        2.3.2 交通因素第32-33页
        2.3.3 文化因素第33-35页
        2.3.4 技艺因素第35页
    2.4 湖上园林概览第35-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瘦西湖湖上园林案例分析第38-66页
    3.1 徐园第41-44页
        3.1.1 徐园历史第41页
        3.1.2 徐园概况第41-43页
        3.1.3 徐园造园特色第43-44页
    3.2 小金山第44-48页
        3.2.1 小金山历史第44页
        3.2.2 小金山概况第44-47页
        3.2.3 小金山造园特色第47-48页
    3.3 五亭桥第48-51页
        3.3.1 五亭桥历史第48页
        3.3.2 五亭桥概况第48-50页
        3.3.3 五亭桥造园特色第50-51页
    3.4 凫庄第51-53页
        3.4.1 凫庄历史第51页
        3.4.2 凫庄概况第51-53页
        3.4.3 凫庄造园特色第53页
    3.5 莲性寺第53-56页
        3.5.1 莲性寺历史第53-54页
        3.5.2 莲性寺概况第54-55页
        3.5.3 莲性寺造园特色第55-56页
    3.6 白塔第56-58页
        3.6.1 白塔历史第56页
        3.6.2 白塔概况第56-57页
        3.6.3 白塔造园特色第57-58页
    3.7 二十四桥第58-61页
        3.7.1 二十四桥历史第58页
        3.7.2 二十四桥概况第58-60页
        3.7.3 二十四桥造园特色第60-61页
    3.8 石壁流淙第61-64页
        3.8.1 石壁流淙历史第61-62页
        3.8.2 石壁流淙概况第62-63页
        3.8.3 石壁流淙造园特色第63-64页
    3.9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瘦西湖湖上园林艺术特征第66-80页
    4.1 调查对象概况第66-67页
    4.2 造园结构第67-69页
        4.2.1 以小见大第67页
        4.2.2 突破空间第67-68页
        4.2.3 前后呼应第68-69页
    4.3 建筑技法第69-72页
        4.3.1 建筑布局第69-70页
        4.3.2 建筑风格第70页
        4.3.3 建筑细节第70-72页
    4.4 叠山置石第72-73页
        4.4.1 石材选择第72页
        4.4.2 处理手法第72页
        4.4.3 布置手法第72-73页
    4.5 理水技法第73-75页
        4.5.1 起承转合第73-74页
        4.5.2 南北结合第74-75页
    4.6 植物栽植第75-77页
        4.6.1 植物选择第75-76页
        4.6.2 配置方式第76-77页
        4.6.3 文化含义第77页
    4.7 园林小品第77-78页
    4.8 园路铺装第78-79页
    4.9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五章 瘦西湖湖上园林价值评价第80-98页
    5.1 评价方法第80页
        5.1.1 层析分析法第80页
        5.1.2 专家征询法第80页
        5.1.3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80页
    5.2 评价原则第80-81页
        5.2.1 系统性与代表性第80-81页
        5.2.2 客观性和现实性第81页
        5.2.3 可测性和可比性第81页
    5.3 评价体系的建立第81-84页
        5.3.1 准则层的确定第81-82页
        5.3.2 指标层的确定第82-84页
    5.4 权值的确定第84-88页
        5.4.1 判断矩阵的建立第84页
        5.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84-88页
        5.4.3 评价体系结果分析第88页
    5.5 调研对象的评分第88-96页
        5.5.1 调查问卷的制作第88页
        5.5.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88-89页
        5.5.3 调查结果第89-96页
    5.6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六章 瘦西湖湖上园林保护策略研究第98-104页
    6.1 保护状况第98-99页
        6.1.1 保护历程第98-99页
        6.1.2 保护现状第99页
    6.2 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第99-101页
        6.2.1 园林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第99页
        6.2.2 传承对史料文献研究不够第99-100页
        6.2.3 单一模式的简单传承第100页
        6.2.4 园林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第100页
        6.2.5 景区在绿化规划中的不足第100-101页
    6.3 保护开发原则第101-102页
        6.3.1 科学性原则第101页
        6.3.2 地域性原则第101页
        6.3.3 人文性原则第101页
        6.3.4 协调性原则第101-102页
    6.4 保护开发建议第102-103页
        6.4.1 地域文化特色第102页
        6.4.2 分级分区保护第102页
        6.4.3 人文景观保护第102页
        6.4.4 完善法律体系第102-103页
        6.4.5 完善景区细节第103页
    6.5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致谢第110-112页
附录第112-11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项目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别墅庭园设计研究--以北京顺义区的独栋别墅庭园与上海世茂佘山园庭园设计为例
下一篇:高校校园绿化美化改造提升研究--以上海财经大学校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