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新环保法实施条件下农村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第12-16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第17-19页
第2章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基本理论第19-26页
    2.1 农村环境的基本内涵第19-21页
        2.1.1 农村环境的界说第19-20页
        2.1.2 本文农村环境的界定第20-21页
    2.2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基本内容第21-26页
        2.2.1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基本内涵第21-22页
        2.2.2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组成要素第22-23页
        2.2.3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主要特点第23-24页
        2.2.4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主要目标第24-26页
第3章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发展及现状第26-32页
    3.1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发展历程第26-28页
        3.1.1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探索阶段第26页
        3.1.2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试点阶段第26-27页
        3.1.3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推广阶段第27页
        3.1.4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成熟阶段第27-28页
    3.2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运行现状第28-32页
        3.2.1 现行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权力配置第28-29页
        3.2.2 现行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主要模式第29-30页
        3.2.3 现行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监督方式第30-31页
        3.2.4 现行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保障制度第31-32页
第4章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2-48页
    4.1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第32-35页
        4.1.1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依据不足第32-33页
        4.1.2 环境监察部门的权责不明晰第33-34页
        4.1.3 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引导不足第34-35页
    4.2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外部掣肘因素第35-44页
        4.2.1 一些地方政府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第35-36页
        4.2.2 跨部门联动执法衔接不到位第36-37页
        4.2.3 生产经营者主动守法意识弱第37-39页
        4.2.4 乡村环保组织发展水平较低第39-40页
        4.2.5 部分村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不高第40-44页
    4.3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队伍的内部建设问题第44-48页
        4.3.1 队伍建设缺乏地方特色第44页
        4.3.2 综合执法能力不足第44-45页
        4.3.3 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第45-46页
        4.3.4 人才与物质保障不力第46-48页
第5章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的对策建议第48-61页
    5.1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建设的路径完善第48-56页
        5.1.1 合理优化顶层设计第48-49页
        5.1.2 推进环境责任清单第49-50页
        5.1.3 因地制宜推行特色执法第50-52页
        5.1.4 加强综合执法与联动执法能力第52-54页
        5.1.5 健全内外监督机制第54-55页
        5.1.6 加强人才与物质保障第55-56页
    5.2 农村环境监察执法现有改革的推进建议第56-61页
        5.2.1 省以下环保机构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建议第56-59页
        5.2.2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影响与推进建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第65-79页
    附录一 :问卷调查第65-70页
    附录二 :村民访谈提纲第70-75页
    附录三 :村委会访谈提纲第75-78页
    附录四 :乡镇企业访谈提纲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盘锦市基层交警执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沈阳市警察执法权益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