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核磁共振技术用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互变异构和泮托拉唑钠定量分析研究

致谢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英文摘要第7-10页
缩略词简表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简介第13-14页
        1.1.1 核磁共振的发展历史第13页
        1.1.2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第13-14页
    1.2 核磁共振波谱的基本概念第14-15页
        1.2.1 弛豫时间第14页
        1.2.2 化学位移第14-15页
        1.2.3 耦合常数第15页
        1.2.4 积分面积第15页
    1.3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概述第15-16页
    1.4 核磁共振用于化合物的互变异构研究第16-18页
    1.5 核磁共振用于化合物定量研究第18-23页
        1.5.1 定量核磁共振技术(Quantitativ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q NMR)第18-20页
        1.5.2 qNMR的原理和分类第20-21页
        1.5.3 qNMR的应用第21-23页
    1.6 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前景第23页
    1.7 课题设计及研究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NMR技术用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互变异构研究第25-45页
    2.1 引言第25-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28页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27页
        2.2.2 实验仪器和条件第27页
        2.2.3 DFT理论计算条件第27-2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8-44页
        2.3.1 不同溶剂对三个化合物互变异构的影响第28-37页
        2.3.2 不同构象之间的转换活化自由能第37-38页
        2.3.3 奥美拉唑硫醚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平衡第38-39页
        2.3.4 DFT理论计算结果第39-40页
        2.3.5 三个化合物的详细结构解析第40-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NMR技术用于泮托拉唑钠含量测定研究第45-55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实验部分第45-54页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第45页
        3.2.2 实验仪器和条件第45-46页
        3.2.3 实验方法第46-47页
        3.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48页
        3.2.5 方法学验证第48-53页
        3.2.6 泮托拉唑钠肠溶片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6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第66-67页
附录第67-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塞来昔布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下一篇:AZ及其衍生物的合成、降血脂机制与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