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来昔布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致谢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缩略词简表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9页 |
1.1 塞来昔布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1.1 基本理化性质 | 第14-15页 |
1.1.2 上市情况 | 第15页 |
1.1.3 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1.4 晶型 | 第16页 |
1.1.5 塞来昔布制剂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 固体分散体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1.2.1 固体分散体的发展概况 | 第20-22页 |
1.2.2 固体分散体作用机制 | 第22-23页 |
1.2.3 常见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 | 第23-27页 |
1.3 泊洛沙姆188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应用 | 第27页 |
1.4 胶态二氧化硅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应用 | 第2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处方前研究 | 第29-39页 |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9-30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2.1.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29-30页 |
2.2 原料药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0-35页 |
2.2.1 检测波长的确立 | 第30页 |
2.2.2 塞来昔布含量液相检测方法的确立 | 第30-33页 |
2.2.3 塞来昔布含量紫外检测方法的确立 | 第33-35页 |
2.3 塞来昔布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35-38页 |
2.3.1 塞来昔布基本理化性质 | 第35-36页 |
2.3.2 吸湿性 | 第36页 |
2.3.3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 第36-37页 |
2.3.4 饱和溶解度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塞来昔布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 第39-62页 |
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9-40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3.1.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4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0-43页 |
3.2.1 塞来昔布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第40-41页 |
3.2.2 物理混合物的制备 | 第41页 |
3.2.3 饱和溶解度的测定 | 第41-42页 |
3.2.4 体外溶出度的测定 | 第42页 |
3.2.5 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 | 第42-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61页 |
3.3.1 单一载体体系 | 第43-47页 |
3.3.2 二元载体体系 | 第47-53页 |
3.3.3 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 | 第53-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塞来昔布固体分散体生物利用度研究 | 第62-69页 |
4.1 主要仪器与材料 | 第62-63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62页 |
4.1.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62页 |
4.1.3 实验动物 | 第62页 |
4.1.4 实验样品 | 第62-6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3-65页 |
4.2.1 储备液的配制 | 第63页 |
4.2.2 色谱条件 | 第63页 |
4.2.3 大鼠血浆预处理 | 第63页 |
4.2.4 方法选择性 | 第63-64页 |
4.2.5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64页 |
4.2.6 回收率试验 | 第64页 |
4.2.7 精密度试验 | 第64页 |
4.2.8 大鼠给药及血浆样品的采集 | 第64-6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5-68页 |
4.3.1 方法选择性 | 第65-66页 |
4.3.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66页 |
4.3.3 回收率试验结果 | 第66-67页 |
4.3.4 精密度试验结果 | 第67页 |
4.3.5 生物利用度研究 | 第67-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