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

川藏铁路二郎山隧道岩爆、大变形预测及风险评估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21页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1.2.1 隧道围岩岩爆烈度分级及预测第11-16页
        1.2.2 隧道大变形的分级及预测第16-18页
        1.2.3 隧道工程风险评估研究现第18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8-21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3.3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2章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第21-35页
    2.1 地形地貌第21页
    2.2 地层岩性第21-25页
    2.3 地质构造第25-29页
        2.3.1 区域构造背景第25-26页
        2.3.2 近隧区构造特征第26-27页
        2.3.3 隧道穿越的主要断裂带第27-28页
        2.3.4 隧道区穿越的主要褶皱第28-29页
        2.3.5 隧道区节理发育特征第29页
    2.4 水文地质条件第29-31页
        2.4.1 地表水类型第29-30页
        2.4.2 地下水类型第30-31页
        2.4.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第31页
    2.5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围岩等级第31-35页
第3章 隧道地应力场分析第35-47页
    3.1 区域应力场特征分析第35-38页
        3.1.1 地应力工程类比分析与判断第35-38页
    3.2 二郎山隧道实测地应力分析第38-42页
        3.2.1 孔SK-4地应力测试分析第38-40页
        3.2.2 孔SK-3地应力测试分析第40-41页
        3.2.3 孔SK-2地应力测试分析第41-42页
    3.3 隧道地应力场数值模拟第42-47页
        3.3.1 地质模型第42-43页
        3.3.2 模拟计算第43-44页
        3.3.3 模拟结果第44-47页
第4章 隧道岩爆、大变形预测第47-65页
    4.1 岩爆预测第47-57页
        4.1.1 概述第47页
        4.1.2 地质综合分析预测第47-49页
        4.1.3 可拓法预测第49-57页
    4.2 大变形预测第57-64页
        4.2.1 概述第57-58页
        4.2.2 地质综合分析预测第58-60页
        4.2.3 可拓法预测第60-64页
    4.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隧道岩爆、大变形风险评估第65-82页
    5.1 风险评估概述第65页
    5.2 岩爆、大变形可能性专项风险评估的一般要求第65-71页
    5.3 铁路二郎山隧道岩爆、大变形可能性专项风险评价第71-77页
        5.3.1 铁路二郎山隧道岩爆风险评价第71-74页
        5.3.2 铁路二郎山隧道大变形风险评价第74-77页
    5.4 岩爆、大变形严重性风险严重性评估第77-79页
    5.5 铁路二郎山隧道岩爆、大变形风险评估第79-81页
    5.6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米仓山隧道岩爆综合集成预测及处治措施研究
下一篇:干散货船最佳船型配置财务决策研究--以图巴朗—北仑港航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