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输配电技术论文--无导线输电论文

基于磁耦合谐振无线供能的全植入式微型可调电刺激系统设计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植入式电刺激系统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神经电刺激系统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肌肉电刺激器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3 植入电刺激系统的现状分析第18页
    1.3 无线能量传输在医学上的应用现状第18-21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21-23页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1页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21-23页
第二章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理论第23-36页
    2.1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原理第23-26页
        2.1.1 耦合模理论第23-24页
        2.1.2 电路理论第24-26页
    2.2 耦合模型分析第26-30页
        2.2.1 多负载耦合模型第26-27页
        2.2.2 中继线圈耦合模型第27-30页
    2.3 无线能量传输效率分析第30-35页
        2.3.1 线圈互感对能量传输性能的影响第31-32页
        2.3.2 负载电阻值对能量传输性能的影响第32-33页
        2.3.3 共振频率对能量传输性能的影响第33-34页
        2.3.4 耦合模型对能量传输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电刺激系统方案设计第36-66页
    3.1 系统总体设计与原理第36-37页
    3.2 系统设计指标与比较第37-39页
    3.3 无线能量传输方案第39-56页
        3.3.1 逆变驱动方案第40-50页
        3.3.2 耦合线圈LC拓扑方案第50-56页
    3.4 谐振耦合传输线圈设计方案第56-65页
        3.4.1 发送线圈第56-62页
        3.4.2 接收线圈第62-65页
    3.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66-79页
    4.1 体外无线发送电路设计第66-73页
        4.1.1 电源模块第66-67页
        4.1.2 控制模块第67-70页
        4.1.3 驱动模块第70-72页
        4.1.4 V/I反馈模块第72-73页
    4.2 体内刺激器电路设计第73-77页
        4.2.1 整流模块第73-76页
        4.2.2 稳压模块第76-77页
        4.2.3 刺激电极第77页
    4.3 无线收发线圈设计第77-78页
        4.3.1 发送线圈第77页
        4.3.2 接收线圈第77-78页
    4.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79-85页
    5.1 H桥逆变PWM控制程序设计第79-81页
    5.2 电刺激脉冲控制设计第81-82页
    5.3 蓝牙手机控制系统设计第82-84页
    5.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验证实验第85-94页
    6.1 体外系统验证第85-88页
        6.1.1 线圈位置验证第85页
        6.1.2 负载验证第85-86页
        6.1.3 功能验证第86-88页
    6.2 动物实验第88-93页
        6.2.1 肌电信号介绍第88-89页
        6.2.2 动物实验设计第89-90页
        6.2.3 动物实验结果验证第90-93页
    6.3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4-96页
    7.1 论文研究成果第94页
    7.2 论文不足及进一步工作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5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度人脸识别算法研究和系统设计
下一篇:基于模糊逼近补偿法的AUV位形切换饱和跟踪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