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琼日录》所见的中日文化交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4页 |
摘要 | 第4-7页 |
凡例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5页 |
第一节《季琼日录》的版本及主要内容 | 第8-10页 |
第二节《季琼日录》之记主 | 第10-12页 |
一、季琼真蕊 | 第10-11页 |
二、龟泉集证 | 第11-12页 |
第三节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第四节《季琼日录》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第一章 词汇与文化交流 | 第15-21页 |
第一节 吹嘘 | 第15-16页 |
第二节 邯郸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沈金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用脚 | 第19-21页 |
第二章《季琼日录》所见汉诗研究 | 第21-37页 |
第一节 开元得宝歌 | 第21-23页 |
第二节 足利义政与韦应物的诗 | 第23-29页 |
第三节 足利义政与“梅花历” | 第29-30页 |
第四节 足利义政与“千叶莲花” | 第30-32页 |
第五节 足利义政与“潇湘八景”赞诗 | 第32-37页 |
一、中日两国“潇湘八景”研究概况 | 第32-33页 |
二、御泉殿的潇湘八景赞诗 | 第33-37页 |
第三章《季琼日录》所见中国绘画研究 | 第37-46页 |
第一节 张伯洪的画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毛益的画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孙君泽的画 | 第40-41页 |
第四节 无准师范与牧溪的画 | 第41-42页 |
第五节 张芳汝、月壶(湖)、钱舜举的画 | 第42-44页 |
第六节 季潭与颜辉的画 | 第44-46页 |
第四章《季琼日录》所见中国器物研究 | 第46-51页 |
第一节 足利义教与建盏 | 第46-48页 |
第二节 足利义教与唐墨 | 第48-51页 |
第五章《季琼日录》所见应仁遣明使与明朝的物品往来 | 第51-57页 |
第一节 贸易品之硫磺 | 第51-53页 |
第二节 贸易品之扇子 | 第53-55页 |
第三节 求书目录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后记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