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施韦泽“敬畏生命”思想的产生 | 第10-29页 |
第一节 施韦泽“敬畏生命”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0-19页 |
一、施韦泽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 | 第10-14页 |
二、施韦泽独特的生活和学术背景 | 第14-19页 |
第二节 施韦泽“敬畏生命”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 第19-29页 |
一、基督教信仰的影响 | 第19-21页 |
二、对近代其他西方哲学思想的继承 | 第21-24页 |
三、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借鉴 | 第24-29页 |
第二章 施韦泽“敬畏生命”思想的伦理阐释 | 第29-44页 |
第一节 “敬畏生命”的内涵 | 第29-34页 |
一、“敬畏生命”的含义 | 第29-31页 |
二、“敬畏生命”提出的依据 | 第31-33页 |
三、“敬畏生命”产生的驱动力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敬畏生命”的基本原则 | 第34-40页 |
一、敬畏一切生命 | 第34-36页 |
二、生命的平等性 | 第36-38页 |
三、“敬畏生命”的绝对性 | 第38-40页 |
第三节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特点 | 第40-44页 |
一、没有普遍的客观标准 | 第40-42页 |
二、伦理的世界观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对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继承、发展及其现代启示 | 第44-55页 |
第一节 对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44-48页 |
一、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 第44-47页 |
二、保尔·泰勒“尊重大自然”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48-55页 |
一、宣扬人道 | 第49-51页 |
二、珍爱生命 | 第51-52页 |
三、超越现代价值观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