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 | 第13-15页 |
2.1.1 全球价值链概念 | 第13页 |
2.1.2 全球价值链驱动类型、治理和升级 | 第13-15页 |
2.2 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关联性研究 | 第15-16页 |
2.2.1 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关系 | 第15-16页 |
2.2.2 中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价值链的关系 | 第16页 |
2.3 中国产业升级、区域发展 | 第16-18页 |
2.4 垂直专业化测算 | 第18-19页 |
2.5 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3 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指数测算 | 第20-27页 |
3.1 垂直专业化指数 | 第20-22页 |
3.2 各省参与价值链程度分析 | 第22-25页 |
3.2.1 各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分析 | 第22-24页 |
3.2.2 各省参与国内价值链的程度分析 | 第24-25页 |
3.2.3 各省GVC与NVC垂直专业化指数的比较 | 第25页 |
3.3 各行业参与价值链程度分析 | 第25-27页 |
3.3.1 各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分析 | 第25-26页 |
3.3.2 各行业参与国内价值链的程度分析 | 第26-27页 |
4 模型构建、数据来源及实证检验 | 第27-35页 |
4.1 联立方程模型构建 | 第27-29页 |
4.2 数据来源说明及变量选取 | 第29-31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29-30页 |
4.2.2 变量定义 | 第30-31页 |
4.3 识别性检验 | 第31-32页 |
4.3.1 阶条件 | 第31页 |
4.3.2 秩条件 | 第31-32页 |
4.3.3 识别性判断 | 第32页 |
4.4 联立性检验 | 第32-33页 |
4.5 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33-35页 |
5 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关系实证分析 | 第35-44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5.2 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5.3 联立方程模型回归分析 | 第37-41页 |
5.3.1 全样本回归分析 | 第37-38页 |
5.3.2 分地区回归分析 | 第38-40页 |
5.3.3 分行业回归分析 | 第40页 |
5.3.4 制造业分地区回归分析 | 第40-41页 |
5.4 稳健性分析 | 第41-4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4-4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