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不同菌糠对污染区土壤铜铬形态及油菜吸收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1 前言第6-15页
    1.1 研究背景第6-12页
        1.1.1 食用菌菌糠的产生来源第6-7页
        1.1.2 食用菌菌糠的成分及其特性第7-8页
        1.1.3 废弃食用菌菌糠对环境的影响第8-9页
        1.1.4 食用菌菌糠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前景第9-12页
    1.2 食用菌菌糠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上的应用第12-13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4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5-18页
    2.1 供试材料第15-16页
    2.2 试验设计第16页
    2.3 样品采集第16页
    2.4 土壤指标测定方法第16-17页
    2.5 数据处理第17-1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8-35页
    3.1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铜形态及油菜吸收的影响第18-26页
        3.1.1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全铜含量的影响第18-19页
        3.1.2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有效铜的影响第19-20页
        3.1.3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可交换态铜的影响第20-21页
        3.1.4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碳酸盐结合态铜的影响第21-22页
        3.1.5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铁锰氧化态铜的影响第22-23页
        3.1.6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有机结合态铜的影响第23-24页
        3.1.7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残渣态铜的影响第24-25页
        3.1.8 不同菌糠对油菜中铜含量的影响第25-26页
    3.2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铬形态及油菜吸收的影响第26-34页
        3.2.1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全铬的影响第26-27页
        3.2.2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有效铬的影响第27-28页
        3.2.3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可交换态铬的影响第28-29页
        3.2.4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碳酸盐结合态铬的影响第29-30页
        3.2.5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铁锰氧化态铬的影响第30-31页
        3.2.6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有机结合态铬的影响第31-32页
        3.2.7 不同菌糠对污灌区土壤残渣态铬的影响第32-33页
        3.2.8 不同菌糠对油菜中铬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3.3 不同菌糠对土壤pH值的影响第34-35页
4 结论与建议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3页
Abstract第43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原市环境危机应对机制研究--以雾霾治理为例
下一篇:纳米TiO2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