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创新驱动是广西新发展战略的核心 | 第11页 |
1.1.2 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投入规模空前 | 第11-12页 |
1.1.3 广西科技创新水平仍有待提高 | 第12-13页 |
1.2 基础理论支撑 | 第13-16页 |
1.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4-15页 |
1.2.2 外部性理论 | 第15页 |
1.2.3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评析 | 第16-22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1.3.3 文献参考评述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广西财政支持科技投入及政策情况 | 第22-32页 |
2.1 广西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 第22页 |
2.2 广西财政科技投入与GDP相关性分析 | 第22-27页 |
2.2.1 广西地区间财政科技支出与GDP关联情况分析 | 第23-25页 |
2.2.2 广西历年财政科技支出与GDP关联情况分析 | 第25-27页 |
2.3 广西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考察 | 第27-32页 |
2.3.1 支持科技活动和研发类政策 | 第27-28页 |
2.3.2 支持科技基地类政策 | 第28-29页 |
2.3.3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方面政策 | 第29-30页 |
2.3.4 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管理方面政策 | 第30-31页 |
2.3.5 高层次创新人才政策 | 第31页 |
2.3.6 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政策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国内外政策分析与借鉴 | 第32-39页 |
3.1 国外财政科技管理政策分析 | 第32-34页 |
3.2 国内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经验 | 第34-37页 |
3.2.1 关于科研经费管理方面 | 第34-35页 |
3.2.2 关于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方面 | 第35页 |
3.2.3 关于科研队伍管理机制改革方面 | 第35-36页 |
3.2.4 关于科技人才引进及培养方面 | 第36-37页 |
3.2.5 关于科技金融融合方面 | 第37页 |
3.3 政策借鉴经验启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各省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对比实证分析 | 第39-46页 |
4.1 广西财政科技投入效率实证分析指标选取 | 第39页 |
4.2 基础数据 | 第39-41页 |
4.3 DEA实证分析 | 第41-44页 |
4.4 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广西财政科技政策问题分析 | 第46-53页 |
5.1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 第46-48页 |
5.2 财政支持科技政策落地难 | 第48-50页 |
5.3 社会科学方面管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 第50-52页 |
5.4 预算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改进广西财政科技政策相关建议 | 第53-62页 |
6.1 持续改进财政科技经费管理 | 第53-55页 |
6.1.1 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优化投入结构 | 第53页 |
6.1.2 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 第53-55页 |
6.2 建立有利于改善科研环境的政策管理体系 | 第55-57页 |
6.2.1 改革智力报偿激励机制 | 第55页 |
6.2.2 进一步规范项目的立项、结项和评估 | 第55-56页 |
6.2.3 灵活放宽横向课题管理 | 第56-57页 |
6.3 规范社科类科研项目管理 | 第57-58页 |
6.3.1 统一规范社科类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 第57页 |
6.3.2 进一步深化财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方式改革 | 第57-58页 |
6.4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 第58-62页 |
6.4.1 财政资金应鼓励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项目负责人和研发团队主动创立科技型企业法人 | 第58-59页 |
6.4.2 积极运用财税政策,着力引导企业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 | 第59-60页 |
6.4.3 积极运用相关科技金融政策,放大财政杠杆作用 | 第60-62页 |
结束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