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目录 | 第10-13页 |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0页 |
| ·世界及我国油菜发展概况 | 第14-18页 |
| ·双低莱粕的营养特性 | 第18-20页 |
| ·有效能值 | 第18页 |
| ·粗脂肪 | 第18-19页 |
| ·蛋白质和氨基酸 | 第19页 |
| ·矿物质 | 第19页 |
| ·维生素 | 第19-20页 |
| ·菜粕主要抗营养因子及作用机制 | 第20-27页 |
| ·日粮纤维 | 第20-23页 |
| ·双低菜粕中日粮纤维的构成 | 第20-21页 |
| ·双低菜粕中日粮纤维的抗营养作用 | 第21-23页 |
| ·硫甙(Glucosinolate GL) | 第23-25页 |
| ·硫甙的结构和降解方式 | 第23页 |
| ·硫甙的抗营养作用 | 第23-25页 |
| ·植酸(Phytic acid) | 第25-26页 |
| ·植酸的结构和存在方式 | 第26页 |
| ·植酸的抗营养作用 | 第26页 |
| ·单宁和芥子碱(Tanin and Sinapine) | 第26-27页 |
| ·消除和减轻菜粕抗营养作用的措施 | 第27-31页 |
| ·物理方法 | 第27页 |
| ·化学方法 | 第27-28页 |
| ·生物学方法 | 第28页 |
| ·遗传学方法 | 第28-29页 |
| ·添加酶制剂 | 第29-31页 |
| ·双低菜粕的饲用研究 | 第31-39页 |
| ·在牛饲料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 ·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 第32-35页 |
| ·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 第35-37页 |
| ·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 第37-39页 |
| ·双低菜粕的适宜饲用量 | 第3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39-40页 |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40-45页 |
| ·试验材料 | 第40-41页 |
| ·试验地点 | 第40页 |
| ·试验日粮 | 第40-41页 |
| ·试验方法 | 第41-45页 |
| ·饲养试验 | 第41-42页 |
| ·消化试验 | 第42-43页 |
| ·粪样收集与处理 | 第42页 |
| ·测定指标及计算方法 | 第42-43页 |
| ·血清样品采集 | 第43页 |
| ·血清指标测定及方法 | 第43-44页 |
| ·甲状腺激素 | 第43页 |
|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 | 第43页 |
| ·抗氧化指标 | 第43-44页 |
| ·常规生化指标 | 第44页 |
| ·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试验结果 | 第45-53页 |
| ·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 | 第45-46页 |
| ·饲粮养分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 | 第46-48页 |
| ·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 | 第48-49页 |
| ·机体免疫功能 | 第49-50页 |
| ·机体抗氧化功能 | 第50-51页 |
| ·血清常规生化指标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53-63页 |
| ·不同处理日粮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 ·不同处理日粮对饲粮养分和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 第54-56页 |
| ·不同处理日粮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影响 | 第56-58页 |
| ·不同处理日粮对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 ·不同处理日粮对猪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 ·不同处理日粮对猪血清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60-63页 |
| 结论与创新点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