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融合场景语义信息的多视图室内三维模型重建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8页
    1.2 基于图像的室内三维模型重建现状与问题第18-23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23-27页
        1.3.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3.2 章节安排第24-27页
第二章 多视图三维模型重建方法概述第27-49页
    2.1 相关基础知识第27-39页
        2.1.1 特征点提取与匹配方法第27-29页
        2.1.2 相机参数估计方法第29-31页
        2.1.3 光束法平差方法第31-32页
        2.1.4 多视图匹配基础算法第32-39页
    2.2 三维点云模型重建方法第39-42页
        2.2.1 SfM三维点云重建算法第39-40页
        2.2.2 PMVS稠密点云重建算法第40-42页
    2.3 三维表面模型重建方法第42-47页
        2.3.1 常用的表面重建算法第43-44页
        2.3.2 基于MRF的多类别标记表面重建算法第44-45页
        2.3.3 融合结构先验项的MRF多类别标记表面重建算法第45-47页
    2.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三章 基于图像语义分类的室内三维点云模型快速重建第49-68页
    3.1 概述第49-52页
    3.2 图像分类和室内局部场景重建第52-55页
        3.2.1 基于视觉词袋模型和SVM的图像分类第52-54页
        3.2.2 基于SfM的局部场景模型重建第54-55页
    3.3 基于RANSAC GPA算法的点云拼接第55-57页
    3.4 实验与分析第57-66页
        3.4.1 实验数据第58-59页
        3.4.2 图像分类结果与分析第59-60页
        3.4.3 分层SfM建模结果与分析第60-64页
        3.4.4 对比分析第64-66页
    3.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四章 基于图像语义传递的室内三维点云模型语义标记第68-81页
    4.1 概述第68-71页
    4.2 基于FCN的室内场景语义分类和空间布局提取第71-72页
    4.3 基于图模型的2D-3D语义传递第72-76页
        4.3.1 像素标记池构建第73页
        4.3.2 图模型构建第73-74页
        4.3.3 多类别标记能量函数构建第74-76页
    4.4 实验与分析第76-80页
        4.4.1 实验数据第76-78页
        4.4.2 FCN分类试验结果和分析第78-79页
        4.4.3 点云分类实验结果和分析第79-80页
    4.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融合场景语义和几何先验的室内三维表面模型重建第81-92页
    5.1 概述第81-83页
    5.2 基于多类别标记的表面模型重建第83-89页
        5.2.1 多类别标记问题描述第83-84页
        5.2.2 基于可视性模型的数据项构建第84-86页
        5.2.3 基于语义类别的平滑项构建第86-88页
        5.2.4 能量函数最优化求解第88-89页
    5.3 实验与分析第89-91页
        5.3.1 实验数据第89-90页
        5.3.2 表面建模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0-91页
    5.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应用与总结第92-103页
    6.1 室内三维建模与位置服务应用第92-100页
        6.1.1 室内定位方法概述第92-93页
        6.1.2 基于室内三维模型的室内定位方法第93-97页
        6.1.3 定位结果与可视化展示第97-100页
    6.2 本文总结第100-101页
    6.3 研究展望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2页
附录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的网络群众路线研究
下一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