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预失真补偿技术研究 | 第14-16页 |
1.2.2 非线性均衡补偿技术研究 | 第16-18页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卫星信道的非线性及补偿技术 | 第21-35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星载高功率放大器模型及特性曲线 | 第21-25页 |
2.2.1 无记忆模型 | 第21-22页 |
2.2.2 有记忆模型 | 第22-23页 |
2.2.3 特性曲线 | 第23-25页 |
2.3 高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及影响 | 第25-30页 |
2.3.1 非线性失真 | 第25-28页 |
2.3.2 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 第28-30页 |
2.4 非线性失真补偿技术 | 第30-34页 |
2.4.1 预失真补偿技术原理 | 第30-31页 |
2.4.2 非线性均衡补偿技术原理 | 第31-33页 |
2.4.3 非线性补偿算法性能衡量指标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快速自适应多项式预失真补偿技术研究 | 第35-53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多项式预失真器 | 第35-36页 |
3.3 无记忆非线性失真中快速预失真算法 | 第36-43页 |
3.3.1 无记忆非线性补偿模型 | 第36-37页 |
3.3.2 非线性LMS和VSSMLMS预失真算法 | 第37-38页 |
3.3.3 快速改进型变步长LMS预失真算法 | 第38-39页 |
3.3.4 算法性能分析 | 第39-41页 |
3.3.5 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41-43页 |
3.4 有记忆非线性失真中快速预失真算法 | 第43-52页 |
3.4.1 有记忆非线性补偿模型 | 第43-45页 |
3.4.2 非线性RLS预失真算法 | 第45页 |
3.4.3 非线性RPEM预失真算法 | 第45-46页 |
3.4.4 快速非线性SH-RPEM预失真算法 | 第46-49页 |
3.4.5 算法复杂性分析 | 第49页 |
3.4.6 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49-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快速自适应非线性均衡补偿技术研究 | 第53-77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Wiener均衡器中快速非线性信道均衡算法 | 第53-61页 |
4.2.1 非线性信道Wiener均衡器补偿模型 | 第53-54页 |
4.2.2 NCRLS均衡算法 | 第54-55页 |
4.2.3 NCRPEM均衡算法 | 第55-56页 |
4.2.4 快速VFFNCRLS均衡算法 | 第56-57页 |
4.2.5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57-58页 |
4.2.6 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58-61页 |
4.3 简化Volterra均衡器中快速非线性均衡算法 | 第61-76页 |
4.3.1 非线性信道中简化Volterra均衡器补偿模型 | 第61-63页 |
4.3.2 非线性LMS均衡算法 | 第63页 |
4.3.3 非线性VSSFLMS均衡算法 | 第63-64页 |
4.3.4 非线性LMS Newton均衡算法 | 第64-65页 |
4.3.5 非线性VSSNLMS Newton均衡算法 | 第65页 |
4.3.6 快速非线性SHLMS Newton均衡算法 | 第65-69页 |
4.3.7 非线性SHLMS Newton均衡算法收敛性与复杂性 | 第69-70页 |
4.3.8 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70-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77-79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7-78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