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巷道支护论文

红庆梁煤矿软岩巷道过断层支护技术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问题的提出和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断层破碎带地质超前预报第10-11页
        1.2.2 断层破碎带巷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第11-12页
        1.2.3 预加固技术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技术路线第14-16页
2 软岩巷道掘进中需考虑的因素第16-25页
    2.1 软岩第16-17页
    2.2 断层第17-22页
        2.2.1 断层的结构与特征第17-18页
        2.2.2 正断层形成前后主应力的变化情况第18-20页
        2.2.3 断层对巷道掘进的影响第20-22页
    2.3 矿井水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5页
3 工程概况及超前地质预报第25-32页
    3.1 工程概况第25-26页
    3.2 超前地质预报第26-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4 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第32-44页
    4.1 室内岩石物理力学试验第32-43页
        4.1.1 岩石密度测定第32-33页
        4.1.2 含水量测定第33-34页
        4.1.3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第34-40页
        4.1.4 岩石单轴抗压试验第40-41页
        4.1.5 岩石模量测定第41-43页
    4.2 本章小结第43-44页
5 巷道破坏机理与围岩支护设计第44-59页
    5.1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第44-47页
    5.2 断层岩石矿物成分分析第47-48页
    5.3 巷道变形破坏各影响因素分析第48-49页
    5.4 围岩支护结构优化设计第49-58页
        5.4.1 围岩断面形状及支护结构优化第49-51页
        5.4.2 支护结构参数的确定第51-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6 施工方案和监测方案第59-72页
    6.1 施工方案第59页
    6.2 实施步骤第59-61页
    6.3 监测方案第61-71页
        6.3.1 顶板离层监测第61-63页
        6.3.2 锚杆监测第63-67页
        6.3.3 围岩表面位移收敛监测第67-71页
    6.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7 回风大巷断层及其影响带掘进与支护有限元模拟分析第72-93页
    7.1 模拟整体方案第72页
    7.2 建模尺寸及边界条件第72-75页
        7.2.1 建模尺寸第72页
        7.2.2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72-73页
        7.2.3 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力学参数第73-74页
        7.2.4 判别准则第74-75页
    7.3 模拟结果分析第75-92页
        7.3.1 应力分析和塑性区第75-80页
        7.3.2 围岩位移分析第80-89页
        7.3.3 锚杆(索)分析第89-91页
        7.3.4 混凝土应力分析第91-92页
    7.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8 结论及展望第93-95页
    8.1 结论第93-94页
    8.2 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8页
作者简历第98-10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矿巷道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特征分析
下一篇:新疆台勒维丘克煤层露头火灾演化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