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P2P网贷的风险分析和防范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概述第10-11页
    1.2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选题背景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综述第12-16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创新点和不足点第17页
        1.5.1 创新点第17页
        1.5.2 不足点第17页
    1.6 理论基础第17-20页
        1.6.1 相关概念界定第17-18页
        1.6.2 相关理论第18-20页
第2章 P2P网贷行业发展现状第20-30页
    2.1 P2P网贷的发展历程第20-24页
        2.1.1 国外P2P网贷的发展历程第20-22页
        2.1.2 国内P2P网贷的发展历程第22-24页
    2.2 P2P网贷的行业产业链第24-25页
    2.3 我国P2P网贷平台分类第25-27页
        2.3.1 按股东背景划分第25-26页
        2.3.2 按是否有第三方担保公司划分第26页
        2.3.3 按业务布局划分第26页
        2.3.4 按信审方式划分第26-27页
    2.4 国内P2P网贷平台的运营特点第27页
    2.5 国内P2P网贷平台盈利模式第27-30页
第3章 P2P网贷风险研究第30-39页
    3.1 P2P网贷平台风险指数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第30页
    3.2 P2P网贷平台风险指标的选取第30-33页
        3.2.1 指标选取的原则第30-31页
        3.2.2 指标的选取第31-33页
    3.3 构建P2P网贷平台风险指数体系第33-35页
    3.4 P2P网贷平台风险因素第35-39页
        3.4.1 信用风险第36页
        3.4.2 操作风险第36-37页
        3.4.3 技术风险第37页
        3.4.4 政策风险第37-39页
第4章 各主体防范风险措施分析第39-46页
    4.1 用户防范举措第39-41页
        4.1.1 用户维权案例第39-40页
        4.1.2 用户信息泄露案例第40页
        4.1.3 基于风险因素漏洞下衍生的问题第40-41页
    4.2 企业防范举措第41-43页
        4.2.1 企业维权案例第41页
        4.2.2 宜人贷平台实例分析第41-43页
    4.3 政府防范举措第43-46页
第5章 有效防范P2P网贷风险的建议第46-54页
    5.1 关于P2P网贷平台用户的建议第46-49页
        5.1.1 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第46-47页
        5.1.2 加强借贷者个人征信教育第47-48页
        5.1.3 提高投资人知权维权意识第48-49页
    5.2 关于P2P网贷平台的建议第49-51页
        5.2.1 加强借款人审核力度第49-50页
        5.2.2 增强平台软实力第50页
        5.2.3 强化平台自身硬实力第50-51页
        5.2.4 关注投资者权益保护第51页
    5.3 关于政府监管的建议第51-54页
        5.3.1 审慎监管和提供正确的政策指引第51-52页
        5.3.2 合理设置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第52页
        5.3.3 推进网贷行业自律第52-53页
        5.3.4 建立P2P网贷综合监管制度第53-5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代红色的感知来源与情感指向
下一篇:零售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应用研究--以YZSC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