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镉超积累植物孔雀草内生细菌的分离及促生特性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1页
    1.1 植物修复技术概述第13-16页
        1.1.1 植物修复技术的定义第13页
        1.1.2 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1.3 超积累植物在植物修复中的作用第14-15页
        1.1.4 镉超积累植物孔雀草的概述第15页
        1.1.5 植物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2 植物内生细菌概述第16-20页
        1.2.1 植物内生细菌的定义第16页
        1.2.2 内生细菌的分布特点与宿主关系第16-17页
        1.2.3 植物内生细菌的多样性第17-18页
        1.2.4 植物内生细菌的生物学作用第18-20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页
    1.4 研究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孔雀草内生细菌的分离和促生特性第21-33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22-25页
        2.2.1 植物材料第22-23页
        2.2.2 培养基与试剂第23页
        2.2.3 主要的仪器和工具第23页
        2.2.4 内生细菌的分离第23-24页
        2.2.5 细菌产生IAA的检测第24页
        2.2.6 细菌产生铁载体的检测第24页
        2.2.7 细菌溶磷能力的检测第24-25页
        2.2.8 细菌ACC脱氨酶活性的检测第25页
        2.2.9 细菌的保存与活化第25页
        2.2.10 数据分析第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30页
        2.3.1 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第25-26页
        2.3.2 内生细菌产生IAA能力第26-27页
        2.3.3 内生细菌产生铁载体能力第27-28页
        2.3.4 内生细菌溶磷能力第28-29页
        2.3.5 内生细菌ACC脱氨酶活性第29-30页
    2.4 小结第30-33页
第三章 孔雀草内生细菌的Cd耐受性第33-39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3.2.1 实验材料第33页
        3.2.2 检测培养基与试剂第33-34页
        3.2.3 主要的仪器和工具第34页
        3.2.4 细菌的Cd耐受性检测第34页
        3.2.5 细菌16S rDNA序列检测第34页
        3.2.6 数据分析第34-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37页
    3.4 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孔雀草内生细菌对孔雀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9-43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4.2.1 实验材料第39页
        4.2.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第39页
        4.2.3 主要的仪器和工具第39页
        4.2.4 种子的处理和发芽实验第39-40页
        4.2.5 发芽指标的检测第40页
        4.2.6 数据分析第4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0-42页
    4.4 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孔雀草内生细菌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3-51页
    5.1 引言第43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5.2.1 实验材料第43页
        5.2.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第43页
        5.2.3 主要的仪器和工具第43页
        5.2.4 种子的处理和发芽实验第43-44页
        5.2.5 发芽指标的检测第44页
        5.2.6 数据分析第4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44-50页
        5.3.1 镉胁迫下内生细菌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4-46页
        5.3.2 镉胁迫下内生细菌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6-48页
        5.3.3 镉胁迫下内生细菌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8-50页
    5.4 小结第50-5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6.1 研究结论第51-52页
    6.2 研究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致谢第61-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3-65页
附录第65-6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结合图像质量评估和图像增强的指静脉识别方法
下一篇: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亚群示踪定位及电生理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