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不同共情状态下动作意图理解的神经机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6页
    1.1 共情的概念与神经机制第13-17页
        1.1.1 共情的概念第13页
        1.1.2 共情的神经机制第13-15页
        1.1.3 共情的ERP研究第15页
        1.1.4 共情的测量第15-17页
    1.2 动作意图理解的概念和神经机制第17-20页
        1.2.1 动作意图理解的概念第17页
        1.2.2 动作意图理解的神经机制第17-18页
        1.2.3 动作意图理解的ERP研究第18页
        1.2.4 动作意图理解的经典范式第18-19页
        1.2.5 动作意图水平第19-20页
        1.2.6 动作意图类型第20页
    1.3 心理理论的概念与神经机制第20-21页
        1.3.1 心理理论的概念第20-21页
        1.3.2 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第21页
        1.3.3 心理理论的ERP研究第21页
    1.4 共情与动作意图理解的关系第21-26页
        1.4.1 动作意图理解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第21-23页
        1.4.2 共情与动作意图理解的关系—基于心理理论的视角第23-26页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26-28页
    2.1 问题提出第26-27页
        2.1.1 已有研究存在的局限第26页
        2.1.2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第26-27页
    2.2 研究框架第27页
    2.3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第27-28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第28-42页
    3.1 动作意图图片材料的拍摄与评定第28-29页
    3.2 研究一:情感共情状态下动作意图理解的神经机制第29-35页
        3.2.1 实验目的第29页
        3.2.2 研究假设第29页
        3.2.3 实验对象第29-30页
        3.2.4 实验材料第30页
        3.2.5 实验设计第30页
        3.2.6 实验过程第30-31页
        3.2.7 脑电记录与分析第31-32页
        3.2.8 结果与分析第32-35页
            3.2.8.1 行为结果第32页
            3.2.8.2 脑电结果第32-35页
    3.3 研究二:认知共情状态下动作意图理解的神经机制第35-42页
        3.3.1 研究目的第35页
        3.3.2 研究假设第35页
        3.3.3 被试与材料第35页
        3.3.4 实验设计第35页
        3.3.5 实验过程第35-36页
        3.3.6 脑电记录与分析第36-37页
        3.3.7 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3.3.7.1 行为结果第37页
            3.3.7.2 脑电结果第37-42页
第四章 讨论第42-49页
    4.1 非共情状态下动作意图理解的时间动态特征第42页
    4.2 情感共情状态下动作意图理解从镜像系统向心理理论转化第42-45页
    4.3 认知共情状态下动作意图理解的心理理论加工第45-46页
    4.4 情感共情与认知共情对于动作意图理解第46-47页
    4.5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47-49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9页
附录第59-62页
    1 基本共情问卷第59-60页
    2 人际关系指针问卷(IRI-C)第60-61页
    3 共情形容词量表第61-62页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宋辽壁画墓中墓主人图像研究
下一篇:基于MEMS组件的行人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