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欧盟层面的地理标志法律保护 | 第16-34页 |
2.1 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之起源——法国原产地名称控制制度(AOC) | 第16-19页 |
2.1.1 AOC制度的产生 | 第16-17页 |
2.1.2 AOC制度下的地理标志管理与保护 | 第17-18页 |
2.1.3 AOC制度对欧盟地理标志制度建立的影响 | 第18-19页 |
2.2 《欧盟理事会第2018/92号条例》之产生 | 第19-21页 |
2.2.1 欧盟农业政策背景及其改革 | 第19-20页 |
2.2.2 《欧盟理事会第2081/92号》条例评析 | 第20-21页 |
2.3 《欧盟理事会第510/2006号条例》之修订 | 第21-24页 |
2.3.1 WTO美国、澳大利亚诉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争端案 | 第21-23页 |
2.3.2 WTO地理标志争端案对《欧盟理事会第510/2006号条例》修订的影响 | 第23-24页 |
2.4 《欧盟理事会第1151/2012号条例》概述 | 第24-29页 |
2.4.1 《欧盟理事会第115/2012号》条例的特点 | 第25页 |
2.4.2 PDO和PGI的定义 | 第25-26页 |
2.4.3 PDO和PGI的产品规格(说明书) | 第26-27页 |
2.4.4 PDO和PGI的保护范围 | 第27页 |
2.4.5 PDO和PGI与商标的关系 | 第27页 |
2.4.6 PGI和PDO的注册程序 | 第27-28页 |
2.4.7 PGI和PDO的异议程序 | 第28-29页 |
2.4.8 PGI和PDO的取消程序 | 第29页 |
2.5 欧盟地理标志保护条例在成员国的适用 | 第29-33页 |
2.5.1 欧盟地理标志条例适用之正当性 | 第30-32页 |
2.5.3 欧盟地理标志条例适用之冲突与协调 | 第32-33页 |
2.6 小结 | 第33-34页 |
3 双边FTA框架下的欧盟地理标志保护 | 第34-46页 |
3.1 欧盟寻求FTA层面地理标志保护的原因 | 第34-36页 |
3.1.1 WTO多哈回合谈判僵局中的欧盟 | 第34-36页 |
3.1.2 欧盟对外政策变化 | 第36页 |
3.2 欧盟在双边FTA中的地理标志保护目标 | 第36-38页 |
3.2.1 提高TRIPs协议的保护水准 | 第37页 |
3.2.2 实现地理标志与商标的共存 | 第37-38页 |
3.2.3 确保地理标志使用权 | 第38页 |
3.3 双边FTA中的地理标志保护分析 | 第38-44页 |
3.3.1 欧盟—秘鲁/哥伦比亚综合贸易协定(2012) | 第38-39页 |
3.3.2 欧盟—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2014) | 第39-40页 |
3.3.3 欧盟—格鲁吉亚自由贸易协定(2015) | 第40-42页 |
3.3.4 欧盟—加拿大综合性经济贸易协议(2017) | 第42-44页 |
3.4 小结 | 第44-46页 |
3.4.1 欧盟双边FTA地理标志保护之不足 | 第44-45页 |
3.4.2 欧盟双边FTA之创新与展望 | 第45-46页 |
4 欧盟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启发 | 第46-57页 |
4.1 中欧贸易中的地理标志保护 | 第46-48页 |
4.1.1 中欧贸易中的地理标志产品的地位及现状 | 第46-47页 |
4.1.2 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合作历程 | 第47页 |
4.1.3 《中欧地理标志双边合作协定》分析 | 第47-48页 |
4.2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模式概述 | 第48-50页 |
4.3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之不足 | 第50-53页 |
4.3.1 对外贸易中缺乏地理标志保护、内容规定笼统 | 第51页 |
4.3.2 多种保护模式并存导致导致国内保护混乱 | 第51-52页 |
4.3.3 生产商缺乏地理标志品牌意识及权利保护意识 | 第52-53页 |
4.4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完善建议 | 第53-57页 |
4.4.1 借鉴欧盟双边FTA,加强中外FTA中的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 | 第53-54页 |
4.4.2 重视我国地理标志立法保护,提高执法水平 | 第54-55页 |
4.4.3 强化生产者地理标志品牌意识,发挥行业协会的管理规范作用 | 第55-57页 |
5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