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高温金属管蒸汽侧氧化膜失效特性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蒸汽侧氧化膜失效的危害第12-13页
        1.1.2 蒸汽侧氧化膜失效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6页
        1.2.1 蒸汽侧氧化膜失效模型研究第14-17页
        1.2.2 氧化膜失效实验研究第17-19页
        1.2.3 氧化膜生长机理研究第19-22页
        1.2.4 氧化膜应力研究第22-25页
        1.2.5 管屏蠕变寿命和温度场研究第25-26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6-28页
    参考文献第28-36页
第二章 基于声发射检测的蒸汽侧氧化膜失效机理研究第36-52页
    2.1 声发射检测技术第36-39页
        2.1.1 声发射信号处理第37页
        2.1.2 小波分析第37-39页
    2.2 氧化膜拉伸失效实验第39-43页
        2.2.1 实验系统第39-40页
        2.2.2 试样制备第40页
        2.2.3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40-43页
    2.3 氧化膜失效类型识别第43-49页
        2.3.1 基于小波的信号特征提取第43-46页
        2.3.2 氧化膜失效机理第46-47页
        2.3.3 断裂韧性评估第47-49页
    2.4 本章小结第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第三章 T91合金管蒸汽侧氧化膜高温失效的实验研究第52-65页
    3.1 高温氧化膜失效实验第52-56页
        3.1.1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第52-54页
        3.1.2 室温氧化膜失效实验第54-56页
        3.1.3 高温氧化膜失效实验第56页
    3.2 有限元模拟和分析第56-62页
        3.2.1 几何模型第57-58页
        3.2.2 有限元模型和边界条件第58-59页
        3.2.3 弹-塑性模型的选取第59页
        3.2.4 计算结果分析第59-62页
    3.3 本章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第四章 停炉过程中蒸汽侧氧化膜失效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第65-82页
    4.1 非线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法第65-68页
        4.1.1 热分析有限元法第65-66页
        4.1.2 弹性力学有限元法第66-67页
        4.1.3 断裂力学分析第67-68页
    4.2 氧化膜失效数值模型第68-71页
        4.2.1 氧化膜形貌特征第68页
        4.2.2 建模方法第68-70页
        4.2.3 氧化膜失效模型第70-71页
    4.3 模拟结果和讨论第71-79页
        4.3.1 贯穿型裂纹应力分布第72-74页
        4.3.2 交界面裂纹应力分布第74-75页
        4.3.3 缺陷尺寸对裂纹扩展的影响第75-77页
        4.3.4 氧化膜厚度对裂纹扩展的影响第77-78页
        4.3.5 降温速率对裂纹扩展的影响第78-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第五章 过热器管屏蒸汽侧氧化膜生长预测及其蠕变断裂寿命评估第82-102页
    5.1 过热器管屏蠕变断裂寿命模型第82-90页
        5.1.1 物理模型及其假设条件第83-85页
        5.1.2 烟气侧传热与流动模型第85-86页
        5.1.3 蒸汽侧传热与流动模型第86-87页
        5.1.4 受热管金属传热模型第87-88页
        5.1.5 氧化膜生长预测模型第88-89页
        5.1.6 耦合计算方法第89-90页
    5.2 模拟结果和讨论第90-99页
        5.2.1 现场数据验证模拟结果第91-94页
        5.2.2 管屏温度场分布第94-95页
        5.2.3 金属管壁蠕变断裂寿命预测第95-99页
    5.3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2页
第六章 管屏蒸汽侧氧化膜动态温度场和应力场特性分析第102-121页
    6.1 过热器管屏热-力耦合模型第102-110页
        6.1.1 非稳态受热管传热模型第102-105页
        6.1.2 非稳态蒸汽流动与传热模型第105-106页
        6.1.3 受热管应力场模型第106-108页
        6.1.4 过热器管屏热-力耦合计算方法第108-109页
        6.1.5 时间步长选取第109-110页
    6.2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110-117页
        6.2.1 模型验证第110-111页
        6.2.2 过热器管屏动态温度场第111-113页
        6.2.3 过热器管屏动态应力场第113-117页
    6.3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1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121-125页
    7.1 研究总结第121-123页
    7.2 工作展望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26页
    一、学术论文第126页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脱硫废水烟道蒸发的燃煤烟气PM2.5/SO3/Hg协同脱除研究
下一篇:基于主客体层层自组装本征型自修复薄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