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海浪能利用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海浪能利用技术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应用海浪能发电进程 | 第12-13页 |
1.2.3 几种典型的海浪发电装置 | 第13-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浮子式海浪发电机方案设计 | 第18-35页 |
2.1 海浪发电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8-27页 |
2.1.1 双浮子方案设计 | 第19页 |
2.1.2 换向齿轮箱方案设计 | 第19-20页 |
2.1.3 海浪发电机增速机构 | 第20页 |
2.1.4 海浪发电机液力调速系统 | 第20-26页 |
2.1.5 发电机的选择 | 第26页 |
2.1.6 工作支撑及工作平台的设计 | 第26-27页 |
2.2 浮子的受力分析及浮子形状的优化 | 第27-34页 |
2.2.1 中国沿岸各地海洋的基本海况 | 第27页 |
2.2.2 弗汝德—克雷洛夫假定法 | 第27-29页 |
2.2.3 三种不同形状浮体上的垂直海浪力 | 第29-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海浪发电机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 | 第35-63页 |
3.1 基于两自由度刚性构件系统的动力学仿真 | 第35-51页 |
3.1.1 力学与数学模型 | 第35-37页 |
3.1.2 各参数计算模型 | 第37-42页 |
3.1.3 仿真实例与仿真分析 | 第42-51页 |
3.2 传动系统多自由度扭转振动模型 | 第51-57页 |
3.2.1 系统等效驱动力矩与阻力矩 | 第52页 |
3.2.2 模型中的转动惯量 | 第52-53页 |
3.2.3 仿真实例与仿真分析 | 第53-57页 |
3.3 刚性构件运动与多自由度振动仿真结果比较 | 第57-59页 |
3.3.1 导叶开度83%时发电机输出轴运动仿真比较 | 第57-58页 |
3.3.2 导叶开度32%时发电机输出轴运动仿真比较 | 第58-59页 |
3.4 浮子式海浪发电机传动系统的效率以及输出功率 | 第59-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63-69页 |
4.1 增速箱传动比优化设计 | 第63-65页 |
4.1.1 优化设计变量的确定 | 第63页 |
4.1.2 优化设计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63页 |
4.1.3 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63-64页 |
4.1.4 优化算法 | 第64-65页 |
4.1.5 优化结果 | 第65页 |
4.2 导叶瞬时角度与转动惯量优化设计 | 第65-68页 |
4.2.1 优化设计变量的确定 | 第65-66页 |
4.2.2 优化设计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66页 |
4.2.3 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66-67页 |
4.2.4 优化算法 | 第67页 |
4.2.5 优化结果 | 第67-68页 |
4.2.6 优化后系统功率 | 第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浮子式海浪发电机关键部件强度分析 | 第69-78页 |
5.1 浮子臂的静力学分析 | 第69-70页 |
5.2 浮子臂横向振动分析 | 第70-77页 |
5.2.1 力学与数学模型 | 第70-71页 |
5.2.2 浮子臂振动的固有频率 | 第71-75页 |
5.2.3 浮子臂在激励下的响应 | 第75-7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