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26页 |
1.2.1 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 第13-17页 |
1.2.2 光伏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与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1.2.2.1 最大功率追踪控制技术 | 第17-21页 |
1.2.2.2 孤岛现象检测方法 | 第21-25页 |
1.2.2.3 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 | 第25-26页 |
1.2.2.4 分布式光伏发电微网系统的环境与经济性评估 | 第2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光伏发电系统的模型建立与稳定性分析 | 第28-46页 |
2.1 光伏发电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8-29页 |
2.2 太阳能光伏板的特性分析 | 第29-33页 |
2.2.1 太阳能光伏板的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2.2.2 太阳能光伏板的特性曲线及分析 | 第30-32页 |
2.2.3 光伏电池的模型线性化 | 第32-33页 |
2.3 具有线性化光伏电池模型的光伏变换系统模型建立 | 第33-40页 |
2.3.1 基于Buck降压模式的光伏变换系统模型 | 第33-35页 |
2.3.2 基于Boost升压模式的光伏变换系统模型 | 第35-37页 |
2.3.3 光伏电池输出电压稳定性的频域分析 | 第37-40页 |
2.4 Tri-state Boost变换器在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 | 第40-45页 |
2.4.1 Tri-state 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第40-41页 |
2.4.2 基于Tri-state Boost变换器的系统模型建立与频域分析 | 第41-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基于自动式相位移的孤岛检测方法 | 第46-59页 |
3.1 光伏发电系统的孤岛现象分析 | 第46-48页 |
3.2 两种常用的孤岛现象检测方法 | 第48-51页 |
3.2.1 自动频率漂移法 | 第48-50页 |
3.2.2 滑差式频率位移法 | 第50-51页 |
3.3 自动式相位移孤岛检测法 | 第51-55页 |
3.3.1 自动式相位法的工作原理 | 第51-52页 |
3.3.2 相位平衡点的判别方法 | 第52-55页 |
3.4 自动式相位移孤岛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 | 第55-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 第59-71页 |
4.1 传统扰动观察法 | 第59-61页 |
4.2 基于单变量电流法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 | 第61-70页 |
4.2.1 单变量电流法的基本思想 | 第61-63页 |
4.2.2 单变量电流扰动跟踪法 | 第63-65页 |
4.2.3 单变量二次曲线极值跟踪法 | 第65-7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 第71-84页 |
5.1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仿真研究 | 第71-77页 |
5.1.1 单变量电流扰动跟踪法的仿真研究 | 第71-75页 |
5.1.2 单变量二次曲线极值跟踪法的仿真研究 | 第75-77页 |
5.2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实验研究 | 第77-8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