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氧化石墨烯及Knoevenagel缩合反应综述 | 第9-16页 |
1.1.1 引言 | 第9-10页 |
1.1.2 氧化石墨烯概述 | 第10-11页 |
1.1.3 Knoevenagel反应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1.2 硅氢加成反应综述 | 第16-20页 |
1.2.1 硅氢加成反应概化述 | 第16页 |
1.2.2 硅氢加成催化剂 | 第16-20页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0-22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嫁接氧化石墨烯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 | 第23-42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第23-25页 |
2.2.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23-24页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5-26页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5页 |
2.3.2 N_2吸附脱附 | 第25页 |
2.3.3 红外光谱(FT-IR) | 第25页 |
2.3.4 有机元素分析(Elementar analysis) | 第25页 |
2.3.5 热重分析(TGA) | 第25-26页 |
2.3.6 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6页 |
2.4 产物表征 | 第26页 |
2.4.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第26页 |
2.4.2 熔点测定(MeltingPoint) | 第26页 |
2.4.3 产物核磁(~1HNMR) | 第26页 |
2.5 催化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2.6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27页 |
2.6.1 预氧化石墨 | 第27页 |
2.6.2 氧化石墨烯 | 第27页 |
2.7 GO-APTS的制备 | 第27页 |
2.8 样品表征 | 第27-32页 |
2.8.1 XRD | 第27-28页 |
2.8.2 红外分析 | 第28-29页 |
2.8.3 热重分析(TGA) | 第29-30页 |
2.8.4 X射线电子能谱(XPS) | 第30-31页 |
2.8.5 有机元素分析 | 第31-32页 |
2.9 对比试验催化剂(SiO_2-APTS和MCM-41-APTS)的制备 | 第32-33页 |
2.10 对比试验催化剂的表征 | 第33-35页 |
2.10.1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第33-34页 |
2.10.2 红外表征(FT-IR) | 第34页 |
2.10.3 X射线衍射 | 第34-35页 |
2.10.4 有机元素分析 | 第35页 |
2.11 GO-APTS催化苯甲醛与氰乙酸乙酯Knoevenagel反应 | 第35-37页 |
2.12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 | 第37-38页 |
2.13 不同底物反应 | 第38-40页 |
2.1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硅氢加成铂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 | 第42-53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第42-43页 |
3.2.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42-43页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3页 |
3.3 活性测试 | 第43页 |
3.4 酸改性Speier催化剂及在硅氢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 第43-48页 |
3.4.1 酸改性Speier催化剂催化苯乙烯与三乙氧基硅烷反应 | 第44-47页 |
3.4.2 酸改性Speier催化剂催化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固化测试 | 第47-48页 |
3.5 Karstedt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液体加成型硅橡胶中的应用 | 第48-52页 |
3.5.1 ZD-Karstedt系列催化剂的合成及测试 | 第49-50页 |
3.5.2 BTL-Karstedt系列催化剂的合成及测试 | 第50-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4.1 结论 | 第53-54页 |
4.2 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