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2 电动汽车接入微电网的谐波问题 | 第13-17页 |
| 1.2.1 微电网及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 1.2.2 微电网及电动汽车的谐波特性 | 第16-17页 |
| 1.3 谐波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1.3.1 无源及有源滤波器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1.3.2 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含电动汽车及风/光/储微电网模型 | 第23-42页 |
| 2.1 电动汽车接入微电网的系统模型 | 第23-32页 |
| 2.1.1 含风光储系统的微电网模型 | 第23-28页 |
| 2.1.2 电动汽车的运行模型 | 第28-32页 |
| 2.1.3 系统拓扑结构建立 | 第32页 |
| 2.2 含电动汽车及风/光/储微电网的谐波分析 | 第32-41页 |
| 2.2.1 风力发电系统谐波分析 | 第33-36页 |
| 2.2.2 光伏发电系统谐波分析 | 第36-38页 |
| 2.2.3 电动汽车充电谐波分析 | 第38-41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谐波治理原理分析及方案设计 | 第42-68页 |
| 3.1 无源滤波器的补偿原理和设计准则 | 第42-46页 |
| 3.2 APF的结构和补偿原理 | 第46-47页 |
| 3.3 APF谐波电流检测方案的研究 | 第47-63页 |
| 3.3.1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谐波电流检测 | 第48-55页 |
| 3.3.2 基于FBD算法谐波电流检测方案 | 第55-60页 |
| 3.3.3 基于CPT算法谐波电流检测方案 | 第60-63页 |
| 3.4 有源滤波器电流误差调制方案的研究 | 第63-64页 |
| 3.5 仿真分析 | 第64-67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四章 基于P-APF补偿EVCS谐波放大效应及抑制措施 | 第68-77页 |
| 4.1 谐波放大效应的定性分析 | 第68-71页 |
| 4.2 谐波放大效应仿真定量分析 | 第71-74页 |
| 4.3 谐波电流放大效应的抑制措施 | 第74-75页 |
| 4.4 仿真验证 | 第75-7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五章 基于APF拓扑相似性多功能储能逆变器的设计 | 第77-94页 |
| 5.1 多功能储能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第77-80页 |
| 5.2 谐波及功率的同步治理原理 | 第80-81页 |
| 5.3 多功能储能逆变器额定容量的确定 | 第81-82页 |
| 5.4 多功能储能逆变器同步治理控制策略的设计 | 第82-87页 |
| 5.4.1 传统储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 第82-84页 |
| 5.4.2 前馈重复控制下的逆变器改进PQ控制 | 第84-87页 |
| 5.5 算例仿真 | 第87-93页 |
| 5.5.1 前馈重复控制下多功能储能逆变器控制策略设计 | 第89-91页 |
| 5.5.2 多功能储能逆变器同步治理特性 | 第91-93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 6.1 本文总结 | 第94-95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95-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2-103页 |
| 致谢 | 第103-104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104-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