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内外关于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外关于借记卡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17-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2.1.1 借记卡 | 第17页 |
2.1.2 借记卡业务 | 第17-18页 |
2.1.3 竞争力及其层次 | 第18-19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9-24页 |
2.2.1 产品层次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双边市场理论 | 第20-21页 |
2.2.3 PEST分析理论 | 第21-22页 |
2.2.4 波特五力模型理论 | 第22-24页 |
3 N银行借记卡业务发展现状 | 第24-30页 |
3.1 总体卡量情况 | 第24页 |
3.2 总体交易量情况 | 第24-25页 |
3.3 借记卡市场需求及行业应用情况 | 第25-27页 |
3.3.1 市场需求 | 第25-26页 |
3.3.2 行业应用 | 第26-27页 |
3.4 借记卡业务收益情况 | 第27-28页 |
3.5 借记卡业务风险处置情况 | 第28页 |
3.6 借记卡客户群体情况 | 第28-29页 |
3.7 借记卡产品情况 | 第29-30页 |
4 N银行借记卡业务竞争环境分析 | 第30-38页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第30-36页 |
4.1.1 政治环境 | 第30-32页 |
4.1.2 经济环境 | 第32-33页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第33-34页 |
4.1.4 技术因素 | 第34-35页 |
4.1.5 PEST分析小结 | 第35-36页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第36-38页 |
4.2.1 企业内部资源分析 | 第36页 |
4.2.2 企业能力分析 | 第36-37页 |
4.2.3 内部环境分析小结 | 第37-38页 |
5 N银行借记卡业务竞争力分析 | 第38-46页 |
5.1 基于数据的对比分析 | 第38-40页 |
5.1.1 借记卡发卡量数据分析 | 第38-39页 |
5.1.2 借记卡交易量数据分析 | 第39-40页 |
5.1.3 借记卡数据对比分析小结 | 第40页 |
5.2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分析 | 第40-43页 |
5.2.1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40页 |
5.2.2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40-41页 |
5.2.3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第41页 |
5.2.4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第41-42页 |
5.2.5 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 第42页 |
5.2.6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小结 | 第42-43页 |
5.3 N银行借记卡业务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5.3.1 渠道建设方面有待提高 | 第43页 |
5.3.2 对于持卡人和部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足 | 第43-44页 |
5.3.3 产品和业务体系以及业务创新能力不足 | 第44页 |
5.3.4 数据质量以及行内考核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第44页 |
5.3.5 风险管理等产品附加值不足 | 第44-46页 |
6 N银行借记卡业务竞争力提升策略 | 第46-51页 |
6.1 以云闪付为起点加强获客渠道建设 | 第46页 |
6.2 建立特色优势的借记卡业务体系 | 第46-47页 |
6.2.1 建立分类账户管理体系 | 第46-47页 |
6.2.2 建立自主发卡系统 | 第47页 |
6.2.3 搭建线上交互平台 | 第47页 |
6.3 完善产品体系建设形成特色化经营 | 第47-49页 |
6.3.1 丰富产品体系占领细分市场 | 第47-48页 |
6.3.2 开展收单业务提升借记卡业务收益 | 第48页 |
6.3.3 拓展行业场景应用驱动产品功能创新 | 第48-49页 |
6.4 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 第49-50页 |
6.4.1 加强系统建设 | 第49页 |
6.4.2 优化考核体系 | 第49页 |
6.4.3 注重交叉销售 | 第49-50页 |
6.4.4 建立产品优化反馈机制 | 第50页 |
6.4.5 加强跨部门协作 | 第50页 |
6.5 强化借记卡风险管理 | 第50-5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