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1-15页 |
第一部分 血浆长链非编码RNAPVT1在肺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及来源 | 第15-33页 |
1 前言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4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16-19页 |
2.1.1 临床样本 | 第16-17页 |
2.1.2 试剂及耗材 | 第17-18页 |
2.1.3 仪器和设备 | 第18-1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2.2.1 实验设计 | 第19页 |
2.2.2 细胞培养 | 第19页 |
2.2.3 从全血中提取PBMCs | 第19页 |
2.2.4 血浆和细胞培养液中Exosome分离 | 第19页 |
2.2.5 透射电镜 | 第19-20页 |
2.2.6 Western Blot | 第20-21页 |
2.2.7 血浆、细胞培养液Exosome和肺癌细胞总RNA提取 | 第21页 |
2.2.8 RNA完整性鉴定 | 第21-22页 |
2.2.9 RNA逆转录反应 | 第22页 |
2.2.10 设计引物 | 第22-23页 |
2.2.11 Real-timePCR检测血浆中lncRNAs表达 | 第23-24页 |
2.2.12 血清CEA、CA125和CA19-9测定 | 第24页 |
2.2.13 数据分析 | 第2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4-31页 |
3.1 LUAD血浆中高表达lncRNA的初步筛选 | 第24-25页 |
3.2 LUAD血浆中PVT1的表达 | 第25-26页 |
3.3 血浆PVT1的稳定性 | 第26-27页 |
3.4 血浆外泌体鉴定 | 第27页 |
3.5 血浆PVT1与血浆中外泌体PVT1的相关性 | 第27-28页 |
3.6 外泌体PVT1来源 | 第28-29页 |
3.7 血浆PVT1对LUAD的诊断性能评价 | 第29-30页 |
3.8 LUAD中血浆PVT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 | 第30-31页 |
4 讨论 | 第31-32页 |
5 结论 | 第32-33页 |
第二部分 血浆外泌体长非编码RNASOX2-OT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 | 第33-46页 |
1 前言 | 第3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40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33-35页 |
2.1.1 患者资料 | 第33-34页 |
2.1.2 试剂及耗材 | 第34页 |
2.1.3 仪器和设备 | 第34-3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5-40页 |
2.2.1 标本收集 | 第35页 |
2.2.2 从全血中分离血浆 | 第35页 |
2.2.3 血浆中Exosome分离 | 第35页 |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法 | 第35页 |
2.2.5 免疫印迹分析 | 第35-37页 |
2.2.6 总RNA提取 | 第37-38页 |
2.2.7 RNA完整性鉴定 | 第38页 |
2.2.7 RNA逆转录反应 | 第38页 |
2.2.9 设计引物 | 第38-39页 |
2.2.10 qPCR分析lncRNA表达 | 第39页 |
2.2.11 血清CEA和SCC测定 | 第39页 |
2.2.12 数据分析 | 第39-4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0-44页 |
3.1 患者特征 | 第40-41页 |
3.2 血浆外泌体鉴定 | 第41页 |
3.3 候选lncRNAs的选择和验证 | 第41-42页 |
3.4 对SOX2-OT和ENSG00000245648作为体外生物标志物进行LSCC诊断的评价 | 第42-43页 |
3.5 外泌体SOX2-OT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 第43-44页 |
4 讨论 | 第44-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对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综述 | 第5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