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光伏发电简述 | 第8页 |
1.1.2 传统汽车行业的危机 | 第8-9页 |
1.1.3 电动汽车的兴起 | 第9-10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光伏储能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4 加入超级电容的混合储能系统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光伏发电系统与最大功率跟踪 | 第16-28页 |
2.1 光伏电池特性介绍 | 第16-19页 |
2.2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简介 | 第19-23页 |
2.3 阴影遮挡和热斑效应 | 第23-24页 |
2.4 光伏电池连接结构设计 | 第24-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光伏系统储能和充放电控制研究 | 第28-38页 |
3.1 储能控制方案设计 | 第28-29页 |
3.2 蓄电池充电研究 | 第29-33页 |
3.2.1 铅酸蓄电池发电原理与极化现象 | 第29-31页 |
3.2.2 蓄电池充放电特性 | 第31-32页 |
3.2.3 蓄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案 | 第32-33页 |
3.3 蓄电池的充电方法 | 第33-35页 |
3.4 超级电容特性 | 第35-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电动汽车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 第38-54页 |
4.1 光伏发电系统选型 | 第38页 |
4.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38-44页 |
4.2.1 升压主电路设计 | 第38-41页 |
4.2.2 主芯片选择 | 第41-42页 |
4.2.3 MOSFET驱动电路和缓冲电路 | 第42-43页 |
4.2.4 电压和电流检测电路 | 第43-44页 |
4.3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4-49页 |
4.4 基于模糊控制的最大功率跟踪设计 | 第49-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4-66页 |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54-55页 |
5.2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充电分析 | 第55-62页 |
5.3 模糊控制MPPT算法与传统控制算法对比分析 | 第62-64页 |
5.4 采用超级电容组储能的可利用时间分析 | 第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