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动力锂离子电池浆料制备工艺及设备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1 锂离子电池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浆料制备技术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6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基于几何加权AHP法的浆料制备工艺路线的确定第16-38页
    2.1 浆料特性分析第16-18页
        2.1.1 浆料流变性第16-18页
            2.1.1.1 塑性流体第17页
            2.1.1.2 假塑性流体第17页
            2.1.1.3 膨胀性流体第17-18页
        2.1.2 浆料触变性第18页
        2.1.3 浆料粘弹性第18页
    2.2 浆料制备工艺分析第18-20页
        2.2.1 正极浆料制备第18-19页
        2.2.2 负极浆料制备第19页
        2.2.3 浆料制备工艺过程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2.3 基于几何加权AHP法的制浆工艺总体方案的确定第20-30页
        2.3.1 方案评价方法的选择第20-21页
        2.3.2 几何加权AHP法的运算第21-23页
        2.3.3 制浆工艺方案评价体系的建立第23-30页
            2.3.3.1 现有工艺方案的介绍第23-25页
            2.3.3.2 建立层次评价体系第25页
            2.3.3.3 构造判断矩阵第25-27页
            2.3.3.4 确定评价体系各层判断指标的权重第27-28页
            2.3.3.5 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第28-30页
    2.4 制浆工艺具体方案第30-36页
        2.4.1 真空连续浆料制备系统的提出第30-33页
        2.4.2 真空连续浆料制备系统的介绍第33-35页
        2.4.3 工艺过程分析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RS分散设备的结构研究第38-66页
    3.1 锂离子电池浆料混合分散机理第38-40页
        3.1.1 混合分散概念第38-39页
        3.1.2 锂离子电池浆料混合分散过程第39-40页
    3.2 RS分散过程流场建模与分析第40-50页
        3.2.1 粘性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第40-42页
        3.2.2 定转子齿槽区流场分布第42-44页
        3.2.3 定转子剪切区流场分布第44-50页
            3.2.3.1 剪切区层流流场分析第44-46页
            3.2.3.2 剪切区湍流流场分析第46-50页
    3.3 RS分散设备内流场的二维数值模拟第50-65页
        3.3.1 FLUENT概述第51-55页
            3.3.1.1 求解步骤第51-52页
            3.3.1.2 湍流模型选择第52-54页
            3.3.1.3 动静区耦合方法第54页
            3.3.1.4 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第54-55页
        3.3.2 流场建模过程第55-58页
            3.3.2.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55-56页
            3.3.2.2 网格的划分第56-58页
            3.3.2.3 边界条件及计算参数的设置第58页
        3.3.3 计算结果分析第58-65页
            3.3.3.1 叶轮结构对流场的影响第58-60页
            3.3.3.2 转子齿槽形状对流场的影响第60-62页
            3.3.3.3 转子齿槽宽度对流场的影响第62-63页
            3.3.3.4 转子齿槽数量对流场的影响第63-64页
            3.3.3.5 转子转速对流场的影响第64-65页
    3.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新型DR分散设备结构设计与分析第66-88页
    4.1 DR分散设备结构设计第66-74页
        4.1.1 DR分散设备设计原理第66-67页
        4.1.2 叶轮结构设计第67-69页
        4.1.3 双转子结构设计第69-70页
        4.1.4 行星分散盘结构设计第70-72页
        4.1.5 传动部分结构设计第72-73页
        4.1.6 总体结构设计第73-74页
    4.2 DR分散设备转子系统瞬态动力学分析第74-78页
        4.2.1 启动时的瞬态动力学分析第74-76页
        4.2.2 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系统响应分析第76-78页
    4.3 DR与RS分散流场对比分析第78-83页
        4.3.1 网格划分第78-79页
        4.3.2 速度场对比分析第79-80页
        4.3.3 压力场对比分析第80-81页
        4.3.4 剪切应变率对比分析第81-82页
        4.3.5 固相体积浓度对比分析第82-83页
    4.4 对比实验与结果分析第83-87页
        4.4.1 实验目的第83页
        4.4.2 实验内容第83-84页
        4.4.3 实验步骤与数据第84-86页
        4.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6-87页
            4.4.4.1 浆料粒径分布图第86页
            4.4.4.2 浆料的粘度和固含量第86-87页
    4.5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结论第88-92页
    5.1 总结第88-89页
    5.2 展望第89-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96-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bO2-MnO2电极的电沉积制备及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下一篇:纯电动汽车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