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时代下海岩小说的叙事主题和叙事艺术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3页 |
第一章 世俗化与理想化的叙事主题 | 第13-21页 |
第一节 英雄与新英雄主义 | 第13-17页 |
一、英雄主旋律与道德教化 | 第13-15页 |
二、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 第15-16页 |
三、类型人物“英雄”化解构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永恒的青春爱情主题 | 第17-21页 |
一、青年的曲折爱情 | 第17-18页 |
二、才子佳人小说的类型化叙事 | 第18-19页 |
三、悲情的流露与道德的重申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海岩小说的叙事策略 | 第21-30页 |
第一节 叙事视角的双重转换 | 第21-24页 |
一、明现的叙述者与暗隐的叙述者 | 第21-22页 |
二、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的混搭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叙事结构的多样化 | 第24-27页 |
一、情节的虚构与细节的真实 | 第24-25页 |
二、环形的叙事结构 | 第25-26页 |
三、多声部的复调叙事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叙事时空的多维 | 第27-30页 |
一、时间的畸变叙事 | 第27-28页 |
二、空间的隐形叙事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海岩现象”的兴盛与式微 | 第30-36页 |
第一节 对传统模式的挑战 | 第30-33页 |
一、构建商业品牌 | 第30-31页 |
二、后现代语境中主流话语的重构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模式的桎梏 | 第33-36页 |
一、情节设计离奇 | 第33-34页 |
二、陷入“类型化”的漩涡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