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页 |
1.2 介质谐振天线的发展动态 | 第17-19页 |
1.3 可重构天线的发展动态 | 第19-20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可重构介质谐振天线基础 | 第23-35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天线基本参数 | 第23-28页 |
2.2.1 输入阻抗与辐射阻抗 | 第23-24页 |
2.2.2 天线的场分布 | 第24-26页 |
2.2.3 定向性、增益和效率 | 第26-27页 |
2.2.4 极化方式 | 第27-28页 |
2.3 介质谐振天线的基本知识及设计方法 | 第28-31页 |
2.3.1 半球形DRA | 第29-30页 |
2.3.2 圆柱形DRA | 第30页 |
2.3.3 矩形立方体DRA | 第30-31页 |
2.4 频率可重构介质谐振天线设计 | 第31-33页 |
2.4.1 改变介质的大小 | 第31-32页 |
2.4.2 加载电开关 | 第32-33页 |
2.5 方向图可重构介质谐振天线设计 | 第33-35页 |
2.5.1 机械可调 | 第33页 |
2.5.2 电可调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频率可重构介质谐振天线 | 第35-47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天线结构与分析 | 第35-40页 |
3.2.1 整体天线结构 | 第36-37页 |
3.2.2 偏置网络 | 第37-38页 |
3.2.3 频率可重构原理分析 | 第38-40页 |
3.3 天线仿真、优化和测试 | 第40-45页 |
3.3.1 介质立方体的相对介电常数分析 | 第40-42页 |
3.3.2 谐振频率分析 | 第42-43页 |
3.3.3 实物加工测试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方向图可重构的圆极化介质谐振天线 | 第47-59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天线结构与分析 | 第47-52页 |
4.2.1 整体天线结构 | 第48页 |
4.2.2 方向图可重构的圆极化介质谐振天线原理分析 | 第48-52页 |
4.3 天线仿真、优化和测试 | 第52-56页 |
4.3.1 S参数的优化分析 | 第52-53页 |
4.3.2 辐射方向图的研究 | 第53-55页 |
4.3.3 实物加工测试 | 第55-56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56-59页 |
第五章 微带连续可调移相器设计 | 第59-73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天线波束控制技术 | 第59-60页 |
5.3 微带可调移相器的设计与分析 | 第60-62页 |
5.3.1 相位可调的工作原理 | 第60-62页 |
5.3.2 微带移相器整体结构设计 | 第62页 |
5.4 微带移相器的仿真、优化和测试 | 第62-71页 |
5.4.1 回波损耗的仿真、优化与分析 | 第62-64页 |
5.4.2 幅度和相位的仿真及分析 | 第64-66页 |
5.4.3 实物加工测试 | 第66-68页 |
5.4.4 联合测试 | 第68-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73-74页 |
6.2 未来工作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