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双输入两次功率分流传动系统的静力学均载特性分析 | 第22-47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两次功率分流传动系统的静力学模型 | 第22-23页 |
2.3 两次功率分流传动系统的静力学平衡方程 | 第23-27页 |
2.4 主要参数的计算 | 第27-34页 |
2.4.1 齿轮的中心偏移与转角之间的关系 | 第27-30页 |
2.4.2 安装误差沿啮合线方向的等效位移 | 第30-33页 |
2.4.3 两次功率分流传动系统的静力学均载系数计算 | 第33-34页 |
2.5 两次功率分流传动系统的静力学均载特性分析 | 第34-46页 |
2.5.1 扭转刚度对系统静力学均载特性的影响 | 第34-38页 |
2.5.2 支撑刚度对系统静力学均载特性的影响 | 第38-42页 |
2.5.3 齿轮安装误差对系统静力学均载特性的影响 | 第42-4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双输入两次功率分流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建模 | 第47-56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两次功率分流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47-49页 |
3.3 两次功率分流传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 | 第49-55页 |
3.3.1 传动系统沿齿轮啮合线位移和角位移的关系 | 第49-51页 |
3.3.2 传动系统的综合受力分析 | 第51-53页 |
3.3.3 传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 | 第53-54页 |
3.3.4 传动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组的无量纲化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双输入两次功率分流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分析 | 第56-72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传动系统模态的求解 | 第56-63页 |
4.2.1 传动系统主要参数的计算 | 第56-62页 |
4.2.2 传动系统固有频率求解方法 | 第62-63页 |
4.3 刚度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63-71页 |
4.3.1 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及固有振型 | 第63-65页 |
4.3.2 扭转刚度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65-67页 |
4.3.3 支撑刚度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67-69页 |
4.3.4 啮合刚度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69-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双输入两次功率分流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均载特性分析 | 第72-85页 |
5.1 引言 | 第72页 |
5.2 传动系统动力学均载特性以及均载特性对参数敏感度的计算 | 第72-73页 |
5.2.1 传动系统动力学均载系数的定义 | 第72-73页 |
5.2.2 敏感度的定义 | 第73页 |
5.3 两次功率分流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均载特性分析 | 第73-83页 |
5.3.1 传动系统在额定工况下的均载系数及adams仿真 | 第73-77页 |
5.3.2 支撑刚度对系统均载特性以及敏感度的影响 | 第77-79页 |
5.3.3 扭转刚度对系统均载特性以及敏感度的影响 | 第79-81页 |
5.3.4 齿侧间隙对系统均载特性以及敏感度的影响 | 第81-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85-86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