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1页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第14-16页 |
1.1.1 城市生态危机 | 第14-15页 |
1.1.2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 | 第15-16页 |
1.1.3 城市代谢理论的兴起 | 第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6-17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7页 |
1.3 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18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8页 |
1.4.1 城市代谢理论研究综述 | 第18-24页 |
1.4.2 街区形态研究 | 第24-26页 |
1.4.3 生态街区的研究 | 第26-28页 |
1.5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28-31页 |
1.5.1 研究框架 | 第28-29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第2章 基于资源循环代谢的城市街区生态单元研究概述 | 第31-49页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第31-35页 |
2.1.1 循环经济学 | 第31-32页 |
2.1.2 生物物理学 | 第32-33页 |
2.1.3 城市生态学 | 第33-34页 |
2.1.4 城市形态学 | 第34-35页 |
2.2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述 | 第35-38页 |
2.2.1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 第35-36页 |
2.2.2 城市生态系统的层级 | 第36-38页 |
2.3 城市街区生态系统的概述 | 第38-44页 |
2.3.1 城市街区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 第38页 |
2.3.2 城市生态的构成要素特征 | 第38-41页 |
2.3.2.1 资源代谢要素 | 第38-39页 |
2.3.2.2 城市形态要素 | 第39-40页 |
2.3.2.3 基础设施要素 | 第40-41页 |
2.3.3 城市街区生态系统的结构 | 第41-44页 |
2.3.3.1 资源代谢子系统 | 第42-43页 |
2.3.3.2 基础设施子系统 | 第43页 |
2.3.3.3 空间形态子系统 | 第43-44页 |
2.4 城市街区生态单元的原则 | 第44-47页 |
2.4.1 循环性 | 第44-45页 |
2.4.2 梯级性/资源品位衰减 | 第45-46页 |
2.4.3 代谢多样性 | 第46-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3章 城市街区资源循环代谢的机理特征与技术集成 | 第49-75页 |
3.1 代谢机理研究方法 | 第49-57页 |
3.1.1 循环城市与循环链 | 第49-51页 |
3.1.2 城市功能单元与城市收获 | 第51-54页 |
3.1.3 能源潜力与鹿特丹能源规划方法 | 第54-57页 |
3.2 资源循环代谢机理特征 | 第57-66页 |
3.2.1 水循环代谢机理特征 | 第57-60页 |
3.2.2 能源循环代谢机理特征 | 第60-62页 |
3.2.3 养分循环代谢机理特征 | 第62-66页 |
3.3 整合基础设施技术构成 | 第66-69页 |
3.3.1 水资源基础设施 | 第66-67页 |
3.3.2 能源基础设施 | 第67-68页 |
3.3.3 养分基础设施 | 第68-69页 |
3.4 整合基础设施技术集成系统 | 第69-73页 |
3.4.1 基础设施系统工具集 | 第70-71页 |
3.4.2 人均资源消耗结构 | 第71-72页 |
3.4.3 整合城市层级与代谢机理系统 | 第72-73页 |
3.5 代谢核算公式 | 第73-74页 |
3.5.1 输入最小化指数 | 第73页 |
3.5.2 自给自足指数 | 第73-7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4章 城市街区资源代谢优化与空间生态化设计研究 | 第75-127页 |
4.1 城市街区空间生态化设计研究方法 | 第75-76页 |
4.1.1 街区功能行为模式分析/代谢要素特征 | 第75页 |
4.1.2 基础代谢数据计算 | 第75页 |
4.1.3 能源潜力挖掘 | 第75页 |
4.1.4 计算新的代谢数据 | 第75-76页 |
4.2 居住型街区资源代谢分析与空间生态化设计 | 第76-92页 |
4.2.1 居住型街区模式与实验条件限定 | 第76-77页 |
4.2.2 居住街区行为模式分析/代谢要素特征 | 第77-78页 |
4.2.3 居住型街区代谢分析及核算 | 第78-84页 |
4.2.3.1 水代谢分析 | 第78-80页 |
4.2.3.2 能源代谢分析 | 第80-81页 |
4.2.3.3 养分代谢分析 | 第81-84页 |
4.2.4 资源潜力挖掘 | 第84-85页 |
4.2.5 计算新的代谢数据 | 第85-92页 |
4.2.5.1 水代谢 | 第85-87页 |
4.2.5.2 能源代谢 | 第87-89页 |
4.2.5.3 养分代谢 | 第89-92页 |
4.3 办公型街区资源代谢分析与空间生态化设计 | 第92-101页 |
4.3.1 办公型街区模式与实验条件限定 | 第92-93页 |
4.3.2 办公街区行为模式分析/代谢要素特征 | 第93-94页 |
4.3.3 办公型街区基础代谢数据计算 | 第94-97页 |
4.3.3.1 水代谢分析 | 第94-96页 |
4.3.3.2 能源代谢分析 | 第96页 |
4.3.3.3 养分代谢分析 | 第96-97页 |
4.3.4 资源潜力挖掘 | 第97页 |
4.3.5 计算新的代谢数据 | 第97-101页 |
4.3.5.1 水代谢 | 第97-99页 |
4.3.5.2 能源代谢 | 第99-100页 |
4.3.5.3 养分代谢 | 第100-101页 |
4.4 商业型街区资源代谢分析与空间生态化设计 | 第101-111页 |
4.4.1 商业型街区模式与实验条件限定 | 第101-102页 |
4.4.2 商业街区行为模式分析/代谢要素特征 | 第102-103页 |
4.4.3 商业型街区基础代谢数据计算 | 第103-106页 |
4.4.3.1 水代谢分析 | 第103-104页 |
4.4.3.2 能源代谢分析 | 第104-105页 |
4.4.3.3 养分代谢分析 | 第105-106页 |
4.4.4 资源潜力挖掘 | 第106页 |
4.4.5 计算新的代谢数据 | 第106-111页 |
4.4.5.1 水代谢 | 第106-108页 |
4.4.5.2 能源代谢 | 第108-109页 |
4.4.5.3 养分代谢 | 第109-111页 |
4.5 混合型街区资源代谢分析与空间生态化设计 | 第111-125页 |
4.5.1 混合型街区模式与实验条件限定 | 第111-112页 |
4.5.2 混合型街区行为模式分析/代谢要素特征 | 第112-114页 |
4.5.3 混合型街区基础代谢数据计算 | 第114-120页 |
4.5.3.1 水代谢分析 | 第114-117页 |
4.5.3.2 能源代谢分析 | 第117-118页 |
4.5.3.3 养分代谢分析 | 第118-120页 |
4.5.4 资源潜力挖掘 | 第120页 |
4.5.5 计算新的代谢数据 | 第120-125页 |
4.5.5.1 水代谢 | 第120-122页 |
4.5.5.2 能源代谢 | 第122-123页 |
4.5.5.3 养分代谢 | 第123-12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5章 结语 | 第127-129页 |
5.1 论文的研究成果 | 第127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6页 |
图表来源 | 第136-144页 |
后记 | 第144-1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竞赛成果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