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23页 |
1.1.1 单站地基运动目标侦察雷达系统的兴起与发展 | 第12-19页 |
1.1.2 多站地基运动目标侦察雷达系统的兴起与发展 | 第19-22页 |
1.1.3 多站地基雷达运动目标成像与微动技术研究的意义 | 第22-2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1.2.1 多站地基雷达运动目标成像技术研究 | 第23-25页 |
1.2.2 多站地基雷达运动目标检测技术 | 第25-27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7-28页 |
第二章 ISAR成像原理 | 第28-39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ISAR成像原理 | 第28-30页 |
2.3 ISAR平动补偿技术研究 | 第30-37页 |
2.3.1 包络对齐 | 第32-34页 |
2.3.2 相位校正 | 第34-37页 |
2.4 各种方法的分析比较 | 第37-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双站FMCW ISAR成像模型及算法研究 | 第39-51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双站FMCW ISAR信号回波模型 | 第40-43页 |
3.3 双站BP成像 | 第43-46页 |
3.3.1 杂波抑制 | 第43-44页 |
3.3.2 算法模型 | 第44-46页 |
3.4 仿真实验分析 | 第46-49页 |
3.4.1 匀速直线运动目标成像分析 | 第46-48页 |
3.4.2 匀速转弯运动目标成像分析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基于多站的ISAR成像原理 | 第51-64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多站雷达的基本概念 | 第51-55页 |
4.2.1 空间分集增益 | 第52-54页 |
4.2.2 几何增益 | 第54-55页 |
4.3 多站成像 | 第55-60页 |
4.3.1 多站分布情况 | 第55-56页 |
4.3.2 多站图像融合方法 | 第56-60页 |
4.4 仿真实验分析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多站系统中目标微多普勒特性分析 | 第64-75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双站微多普勒分析 | 第64-69页 |
5.3 微多普勒信息提取方法 | 第69-71页 |
5.3.1 短时傅里叶变换 | 第69页 |
5.3.2 Wigner-Ville分布 | 第69-71页 |
5.4 多站目标微多普勒仿真分析 | 第71-74页 |
5.4.1 车辆匀速直线运动 | 第72-73页 |
5.4.2 车辆匀速转弯运动 | 第73-74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5页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