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 | 第13-15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6-17页 |
一、观察STAT3的激活在锌诱导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的作用 | 第17-77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7-53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1.1.2 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1.1.3 常用试剂 | 第18-20页 |
1.1.4 关键试剂 | 第20页 |
1.1.5 荧光试剂 | 第20-21页 |
1.1.6 试剂盒 | 第21页 |
1.1.7 抗体 | 第21页 |
1.1.8 常用试剂配方 | 第21-26页 |
1.1.9 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灌流和心肌I/R模型 | 第26-29页 |
1.1.10 线粒体的分离 | 第29-30页 |
1.1.11 H9c2细胞的复苏、传代和冻存 | 第30-32页 |
1.1.12 建立H9c2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模型 | 第32-33页 |
1.1.13 线粒体呼吸功能测定 | 第33-35页 |
1.1.14 BCA法检测蛋白浓度 | 第35-37页 |
1.1.15 细胞计数 | 第37页 |
1.1.16 JC-1探针检测H9C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水平 | 第37-39页 |
1.1.17 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平 | 第39-40页 |
1.1.18 MitosoxRed超氧化物探针检测线粒体内ROS水平 | 第40-41页 |
1.1.19 琥珀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SDH的活性 | 第41-42页 |
1.1.20 柠檬酸合酶检测试剂盒检测柠檬酸合成酶的活性 | 第42-43页 |
1.1.21 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组织ATP的水平 | 第43-44页 |
1.1.22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 第44-45页 |
1.1.23 质粒转染 | 第45-48页 |
1.1.24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ting) | 第48-51页 |
1.1.25 RealTimeQ-PCR | 第51-53页 |
1.1.26 统计学分析 | 第53页 |
1.2 结果 | 第53-73页 |
1.2.1 锌离子诱导H9c2细胞STAT3的丝氨酸磷酸化 | 第53页 |
1.2.2 锌离子增加H9c2细胞线粒体磷酸化STAT3的水平 | 第53-54页 |
1.2.3 在缺氧/复氧的H9c2细胞中,锌离子增加STAT3的磷酸化 | 第54页 |
1.2.4 锌离子诱导复氧时STAT3的磷酸化 | 第54-57页 |
1.2.5 在大鼠离体心脏,锌离子诱导STAT3的磷酸化 | 第57页 |
1.2.6 锌离子增加大鼠离体心脏线粒体STAT3的磷酸化水平 | 第57页 |
1.2.7 锌离子不能改变分离线粒体的STAT3磷酸化水平 | 第57-59页 |
1.2.8 选择性锌离子螯合剂TPEN减少大鼠离体心脏STAT3的磷酸化水平 | 第59页 |
1.2.9 在大鼠离体心脏锌离子引起心肌和线粒体STAT3的磷酸化可被TPEN所阻断 | 第59-62页 |
1.2.10 锌离子增加离体心脏再灌注期STAT3的磷酸化水平 | 第62页 |
1.2.11 锌离子增加再灌注期线粒体STAT3的磷酸化水平 | 第62页 |
1.2.12 TPEN阻断锌离子对再灌注期心脏组织和线粒体STAT3磷酸化的作用 | 第62-64页 |
1.2.13 ERK信号通路介导锌离子诱导的STAT3丝氨酸磷酸化 | 第64-65页 |
1.2.14 锌离子改善大鼠心肌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功能 | 第65-68页 |
1.2.15 锌离子通过线粒体丝氨酸磷酸化的STAT3来改善复氧后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功能 | 第68-70页 |
1.2.16 锌减少缺氧/复氧时线粒体ROS的产生 | 第70页 |
1.2.17 锌通过线粒体磷酸化STAT3的降低缺氧/复氧时线粒体ROS的产生 | 第70-71页 |
1.2.18 锌防止缺氧/复氧引起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 | 第71-72页 |
1.2.19 锌通过线粒体STAT3的磷酸化来减少缺氧/复氧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 | 第72-73页 |
1.3 讨论 | 第73-76页 |
1.4 小结 | 第76-77页 |
二、探讨锌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线粒体机制 | 第77-84页 |
2.1 结果 | 第77-81页 |
2.1.1 锌防止再灌注心肌线粒体ROS产生的可能机制 | 第77-79页 |
2.1.2 锌可防止再灌注心肌mtDNA的损伤 | 第79页 |
2.1.3 锌通过磷酸化的STAT3(Ser727)使线粒体基因ND6的mRNA水平增加 | 第79-81页 |
2.2 讨论 | 第81-82页 |
2.3 小结 | 第82-84页 |
全文结论 | 第84-85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2-93页 |
附录 | 第93-94页 |
综述 STAT3的活化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 第94-114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04-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个人简历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