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第10-11页 |
二、选题的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三、选题的概念释义 | 第14-17页 |
第一章 五四伦理革命对父权的批判 | 第17-32页 |
第一节 以父权为实质的儒家传统伦理 | 第17-22页 |
一、父系制取代母系制——父权产生的可能性 | 第17-18页 |
二、三纲五常——父权确立的必然性 | 第18-20页 |
三、“天道”与“天理”——父权发展的极端性 | 第20-22页 |
第二节 五四伦理革命批判父权的主张 | 第22-32页 |
一、主张“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 | 第22-24页 |
二、批判传统孝道,提倡“幼者弱者为本位” | 第24-26页 |
三、抨击贞操节烈观,提倡男女平等 | 第26-29页 |
四、“打倒贤妻良母”,树立“超于贤妻良母的人生观” | 第29-32页 |
第二章 冰心对批判父权的回应与反思 | 第32-47页 |
第一节 改良传统家庭伦理 | 第32-42页 |
一、批判大家族制度,建构新式小家庭 | 第32-35页 |
二、审视传统孝道,继承优良美德 | 第35-37页 |
三、争取女性受教育的权利 | 第37-39页 |
四、塑造现代型贤妻良母的形象 | 第39-42页 |
第二节 对冰心改良传统家庭伦理的认识 | 第42-47页 |
一、改良传统家庭伦理的原因 | 第42-45页 |
二、改良传统家庭伦理的意义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冰心对“爱的哲学”的书写与张扬 | 第47-62页 |
第一节 “爱的哲学”的伦理内涵 | 第48-57页 |
一、建构温馨的家庭伦理 | 第49-53页 |
二、建构和谐的社会伦理 | 第53-57页 |
第二节 对冰心“爱的哲学”的评价 | 第57-62页 |
一、女性角色的重新认识与定位 | 第57-60页 |
二、“人的道德”的提倡与完备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71页 |